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庇护(pì) 澄澈(chéng) 掺和(he) 杞人忧天(qǐ) |
B.称职(chèn) 滑稽(jī) 羞怯(qiè) 畏罪潜逃(qiǎn) |
C.晕眩(xuàn) 虐待(nuè) 鄙薄(bó) 拈轻怕重(niān) |
D.禁锢(jìn) 惩戒(chéng ) 蜷伏(quán) 参差不齐(cēn)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旧城改造如火如荼,棚户区的老居民们见异思迁,都盼着新居早日建成。 |
B.禁毒展上,骇人听闻的案例,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同学们牢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D.我的一个恶作剧,非但没有惹爷爷生气,反而引得他哄堂大笑起来。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出彩中国人》节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
B.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
C.莫怀戚写文章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诉诸笔端,从不矫饰,率真而自然。 |
D.《中国成语大会》深受中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沙悟净,流沙河收白龙马。 |
B.《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C.《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因为秃鹤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
D.《草房子》中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是杜小康。 |
2.句子默写- (共1题)
6.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穷则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 (《孟子》)
(2)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回乐烽前沙似雪, 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6)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 。 (谭嗣同《潼关》)
(7)一封家书,几行文字,却饱含深情。诸葛亮的《诫子书》用“_____,_____” 殷殷教诲儿子诸葛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李商隐的家书《夜雨寄北》想象亲人团聚 的情景“_____,_____”,读来也是那么感人至深。
(1)穷则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 (《孟子》)
(2)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回乐烽前沙似雪, 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6)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 。 (谭嗣同《潼关》)
(7)一封家书,几行文字,却饱含深情。诸葛亮的《诫子书》用“_____,_____” 殷殷教诲儿子诸葛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李商隐的家书《夜雨寄北》想象亲人团聚 的情景“_____,_____”,读来也是那么感人至深。
3.诗歌鉴赏- (共1题)
7.
秋词①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被贬朗州司马之时。
【小题1】诗歌前两句运用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______的情感。
【小题2】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分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被贬朗州司马之时。
【小题1】诗歌前两句运用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______的情感。
【小题2】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分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
B.顾野有麦场 顾:看 |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通道 |
D.狼亦黠矣 黠:狡猾 |
A.投以骨 静以修身 |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学而不思则罔 |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闻之于宋君 |
D.其一犬坐于前 其人舍然大喜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志”是记,“异”指奇异的事。 |
B.文章的主要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
C.“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
D.本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形象,启迪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进行斗争。 |
9.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神,蔽林间窥②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③。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④,以为且噬⑤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 益狎⑥,荡倚冲冒⑦,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㘎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贵州的别称。②窥:偷偷看。③慭慭(yìn)然,莫相知:小心谨慎,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④遁(dùn):逃跑。⑤且噬:且,将要;噬,咬。⑥狎:亲近而不庄重。⑦冲冒:冲撞冒犯。
⑧跳踉大口㘎(hǎn):跳起来,大声吼叫。
【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驴 不 胜 怒 蹄 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小题3】这则寓言故事是成语_____的由来,启示我们_____。
【注释】①黔:贵州的别称。②窥:偷偷看。③慭慭(yìn)然,莫相知:小心谨慎,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④遁(dùn):逃跑。⑤且噬:且,将要;噬,咬。⑥狎:亲近而不庄重。⑦冲冒:冲撞冒犯。
⑧跳踉大口㘎(hǎn):跳起来,大声吼叫。
【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驴 不 胜 怒 蹄 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小题3】这则寓言故事是成语_____的由来,启示我们_____。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猫(节选)
郑振铎
……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 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 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 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 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 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 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11)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 失,更难过得多。
(12)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1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小题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小题2】阅读选文第11 段,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 上”的情形。(50 字左右)
【小题3】分析文章结尾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猫(节选)
郑振铎
……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 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 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 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 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 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 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11)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 失,更难过得多。
(12)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1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小题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小题2】阅读选文第11 段,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 上”的情形。(50 字左右)
【小题3】分析文章结尾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