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2.单选题- (共9题)
6.
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
7.
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
10.
列选项为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称量—计算—溶解—转液贴签 | B.计算—称量—溶解—转液贴签 |
C.计算—称量—转液贴签—溶解 | D.计算—溶解—称量—转液贴签 |
11.
医院里常用溶质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
A.30g | B.100g | C.200g | D.400g |
3.填空题- (共5题)
12.
将20ml水倒人装有20mL95%的酒精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后体积为VmL.再将一块手帕浸入该溶液中,用镊子夹起手帕,点燃手帕上的酒精,当手帕上的火焰即将熄灭时,将手帕晃动几下,火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1)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混合后的体积VmL 40ml(填“>”或“<”或“=”),原因是 .
(1)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混合后的体积VmL 40ml(填“>”或“<”或“=”),原因是 .
13.
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14.
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_____。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
(3)将所得滤液_____,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温度℃ | 25 | 50 | 95 |
溶解度g | 0.17 | 0.95 | 6.8 |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_____。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
(3)将所得滤液_____,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15.
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 、 、 、 .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 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 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 、 、 、 .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 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 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