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CaCl2、MgCl2和少量泥沙)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是__________。
(2)在得到精盐固体的过程中,当_______________出现时,就要停止加热。所得的精盐是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若实验最终精盐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操作3可用饱和食盐水反复冲洗,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5)若用以上操作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_____g氯化钠晶体。
②称量:称量时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选择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量取水时,如果按照上图①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溶解:上图②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瓶、贴标签:实验完毕。

(1)操作1是__________。
(2)在得到精盐固体的过程中,当_______________出现时,就要停止加热。所得的精盐是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若实验最终精盐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
C.精盐中含有水分 | D.所称粗盐没有全部加水溶解 |
(5)若用以上操作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_____g氯化钠晶体。
②称量:称量时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选择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量取水时,如果按照上图①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溶解:上图②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瓶、贴标签:实验完毕。
2.综合题- (共1题)
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和一定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固体全部溶解。他们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 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 CaCl2、Ca(OH)2; 猜想四: CaCl2、Ca(OH)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_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________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拓展】
酸性较强的液体直接进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要处理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
A.CaO B.CaCO3 C.Ca(OH)2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取50g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同时充分搅拌。测得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_________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反应完。
(2)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 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 CaCl2、Ca(OH)2; 猜想四: CaCl2、Ca(OH)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_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________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拓展】
酸性较强的液体直接进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要处理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
A.CaO B.CaCO3 C.Ca(OH)2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取50g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同时充分搅拌。测得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_________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反应完。
(2)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14题)
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 |
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
C.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 |
D.30℃时,要使质量均为60克的甲和乙溶解,需水量多的是乙 |
8.
下列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
B.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
C.稀硫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
9.
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20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4.9% | B.9.8% | C.14.7% | D.19.6% |
12.
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种类 | 厕所清洁剂 | 桔子汁 | 牛奶 | 草木灰水 | 厨房清洁剂 |
pH | 1 | 3 | 6.5 | 11 | 12.5 |
A.草木灰水显酸性 | B.厕所清洁剂显碱性 |
C.桔子汁的酸性比牛奶弱 |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
13.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呈酸性,呈酸性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
16.
下列有关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10.6 | B.用托盘天平称取4.0g的食盐 |
C.用温度计测定白天最高气温为16.5℃ | D.用20mL量筒量取10.5mL蒸馏水 |
4.填空题- (共2题)
1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I、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1)生活中可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
(4)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_。
II、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5)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与______有关;
(6)小苏打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填符号);
(7)洗涤剂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
(8)天然气可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__;
(9)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
(10)某黑色粉末溶于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I、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碳酸钙 | B.硝酸钾 | C.氢氧化钙 | D.氯化钠 |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
(4)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_。
II、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5)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与______有关;
(6)小苏打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填符号);
(7)洗涤剂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
(8)天然气可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__;
(9)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
(10)某黑色粉末溶于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