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01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8

1.计算题(共1题)

1.
根据下图所示信息进行计算。假设:稀硫酸转移完全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的水合过程。
(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Ⅴ.(实验结论)
(1)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
(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_______。
Ⅵ.(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CaO   ②NH4NO3   ③浓H2SO4
Ⅶ.(反思交流)
(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______Q(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与Q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______Q,则溶液温度不变。
(2)在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3.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4.
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A.+1 B. +2 C. +3 D. +4
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
B. t2℃时,10 g水中加10 g 甲,充分搅拌可得20 g甲溶液
C.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用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 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6.
下表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新鲜牛奶
柠檬
西红柿
肥皂水
pH
7
2.2~2.4
4.0~4.4
10
 
A.AB.BC.CD.D
7.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4.选择题(共1题)

8.

诗文原句填空。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②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③                            ,青山独归远。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⑤春潮带雨晚来急,                             
⑥未至,道渴而死。               ,                 。
⑦地不满东南,                         。

5.填空题(共3题)

9.
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是重要的基本实验操作。
(1)鉴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不可选择________ (填字母)。
A.氯化钡溶液B.硝酸钠溶液C.稀硫酸
(2)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可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式C15H10N2O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3)500g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11.
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以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