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01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7/2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OH-
CO32-
Na+


Ca2+


Mg2+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2)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7)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发难,你设计的实验是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2.单选题(共11题)

2.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
3.
能用物理变化现象解释的是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B.牛奶变酸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4.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AB.BC.CD.D
5.
下列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 2H2 B. 2H C. 2H+ D.
6.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浓硫酸D.硝酸铵
7.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8.
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花费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A. 运输时注意密封     B. 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 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 施用后立即盖上
9.
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 尼龙绳 B. 汽车轮胎 C. 纯棉T恤 D. 塑料薄膜
10.
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1.
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A.焚烧废弃塑料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火力发电厂将废气高空排放
D.我市加速地铁、轻轨、环线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
12.
一下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的是
A.CO2 B.SO2C.COD.PM10、PM2.5

3.选择题(共1题)

13.

下列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词语是(    )

4.填空题(共1题)

14.
右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保健品的功能是    ,其主要成分中,提供钙元素的物质是   ;参与钙的代谢,促进其吸收的是   ;矿物质中的锌元素属于人体的   元素(选填“微量”或“常量”),锌元素的符号是   
(2)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的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   ,因此该保健品还可以用于治疗   
(3)每片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