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东林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0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在病痛与贫穷的双重折磨下,日渐憔悴
B.一别经年,不知您家君身体是否康健,我甚是想念他老人家。
C.六一国际儿童节,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D.国庆期间,荷兰花海的花市里人声鼎沸,前来赏花、买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无锡”成为无锡的城市特色。
B.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同学们对本次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C.我校采取多项措施,防止师生不患冬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酝niànɡ______ ②lì临_______ ③jiàn赏______ ④粗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与赏析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
【小题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来展现画面。
【小题2】诗歌第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⑴不亦
⑵吾日三吾身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其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赤眉贼:即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贼”是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蔡顺少年
⑵顺拾桑椹  
⑶以器盛之 
⑷以自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事母孝 回也不改B.异器盛之 可为师矣
C.赤眉贼见问之 学时习之D.以白米牛蹄赠 知者不如好之者
【小题3】翻译句子: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闻一闻父亲的味道
朱成玉
①我有一位生性懒散的同事,因为平时工作清闲,他每天到单位点个卯,然后就溜出去喝喝小酒,逍遥自在地过活。
②可是这几天,这位仁兄不知怎么了,突然开悟了一般,不但按时上下班,还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背个不停。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上初中的女儿在背诵《兰亭序》的时候,正好他会那么几句,就脱口背了出来。女儿则大声地惊呼:“老爸,原来你还是蛮有味道的嘛!”
③一直以来,在女儿心目中,他都是庸庸碌碌的一个人,“就为了女儿的这一句夸赞,我兴奋了好久”,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从那以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背古诗文,下一步,他还准备背整本的《诗经》呢!
④他说:“我不能让女儿觉得我是个庸俗的爸爸,我得做个有味道的爸爸。”
⑤孩子上高中了,按理说不用接送的,可是接孩子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黑压压一片。
⑥每天晚上9点,我都去准时接孩子。在接孩子的队伍中,有一个男人总能引起我的注意,他个子极矮,大概只有1.5米。几乎每天都能感觉到他喝了酒。可是他从来没有耽误过接孩子,只要我在那,就能看见他,时间长了,彼此熟络,也就时不时地交谈几句。
⑦有一天,他实在喝得有些多,东摇西晃的,我开玩笑说,你这状态接孩子,是你保护孩子啊,还是让孩子保护你啊?他笑了笑说,不管咋样,只要能让孩子看到我就行。他还有些不无得意地说:“俺那孩子都习惯了,知道他爸爸身上就是这个味儿。”
⑧从考场出来,我和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工地,跑过来一个民工,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向我女儿打听考试的情况。
⑨“今年的试题难不难啊?作文是什么题目啊……”他接二连三地问,问得很仔细。女儿一边回答一边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问这些。他说他的孩子也是今天考试,可是他要干活,没有时间陪他。“关键也是不好意思,你看我穿成这样,站在校门口,不是给孩子丢人吗?”他谦卑地微低着头说,“看你多好,有这么体面的爸爸陪你考试。”
⑩工地上有人喊他回去干活,他向我们道了谢,急匆匆地跑回去。空气中留下咸咸的汗水的味道,那是父亲的味道。
⑪过年的时候,父亲不小心在雪地上滑倒,扭伤了脚踝。往常的年夜饭,总是少不了父亲做的那道最拿手的美味咖喱鱼,那也是我们最爱吃的一道菜。今年父亲无法再为我们做了,看到我们失望的脸色,父亲说,这还不好办,我来说,你们做。
⑫父亲就现场指导我们做起了美味咖喱鱼,什么样的火候,放什么样的调料,我们照着父亲说的步骤仔仔细细地去做。鱼端上桌的时候,父亲尝了一口,点点头,向我们竖了竖大拇指,说简直一模一样!
⑬可是我们吃着,却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味道,不是忘记了放哪个调料,而是我们知道,那里面少了父亲的味道。
⑭闻一闻父亲的味道,梦是香甜的,人生也是香甜的。
【小题1】文章以“闻一闻父亲的味道”为题记叙了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剩余的两件事。
①“我”的同事因女儿夸奖而养成了背古诗文的习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农民工父亲因为没法陪孩子考试,向“我”女儿打听考试的情况。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开篇就点出“我”的同事“生性懒散”的特点,有何作用?
【小题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⑫段划线句的作用。
【小题4】文章以《闻一闻父亲的味道》为题,有何妙处?
8.
①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6.作文(共1题)

9.
有人说,青春的旋律总是快乐的:欣赏一处美景,结识一位好友,取得一次成功,阅读一本好书……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由衷的快乐。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处景、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本书……丰富了你的生活,美丽了你的心情呢?
请你以“因你而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⑵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