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13题)
3.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
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
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
4.
伦敦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为 -42.1 ℃,易液化 | B.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
C.着火点为450 ℃,易燃 | D.无色气体 |
8.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 B.提出问题 | C.制定计划 | D.结论 |
9.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
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
10.
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采取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向老师请教 |
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
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11.
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 | 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 | 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
13.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 |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3.填空题- (共6题)
15.
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粉末,它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变质。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
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高铁酸钾的用途是_________。
(3)为防止高铁酸钾变质,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
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高铁酸钾的用途是_________。
(3)为防止高铁酸钾变质,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
16.
据报道,某地一家医院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作生理盐水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
(1)为了把酒精和生理盐水两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区别开,你能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方法:_____;化学方法:_______。
(2)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实验时,必须注意的是_______
(1)为了把酒精和生理盐水两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区别开,你能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方法:_____;化学方法:_______。
(2)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实验时,必须注意的是_______
17.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__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
(3)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__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
(3)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18.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mL,加热过程中,_____。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mL,加热过程中,_____。
19.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