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江西专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十一、十二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97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7

1.综合题(共1题)

1.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保留最简分数形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的测算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6)若该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则要检验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应将装有足量____________溶液的试剂瓶添加到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之间。

2.计算题(共1题)

2.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所得数据计算:

(1)反应生成的Cu(OH)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g;当加入12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小丽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____________;
C中___________________
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稀盐酸;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1)小丽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没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方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7题)

4.
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B.C.D.
5.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6.
下列关于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亚硝酸钠才是工业用盐B.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
C.NH4Cl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D.纯碱是碱,不是盐
7.
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 NH4HCO3 B. KNO3     C. Ca(H2PO4)2    D. (NH4)3PO4
8.
在化肥中磷矿粉[Ca2(PO4)2]属于(  )
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
9.
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是(  )
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10.
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同组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质的是(  )
A.Ca(NO3)2、BaCl2、AgNO3B.MgCl2、KOH、NaCl
C.K2CO3、CuSO4、KClD.CuSO4、Ba(OH)2、Cu(NO3)2

5.选择题(共1题)

11.广州亚运会中,志愿者们手上、脖子上的丝巾非常美丽,车间70名工人承接了生产丝巾的任务,已知每人每天平均生产手上的丝巾1800条或脖子上的丝巾1200条,一条脖子上的丝巾要配两条手上的丝巾,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丝巾正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多少名工人生产手上的丝巾?

6.填空题(共10题)

12.
小吴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C物质是______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氢氧化钾 ④氧化铜
13.
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三种离子,已知其中含有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另一种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
A.钠离子B.镁离子C.铜离子D.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中和反应又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
A.SO2+2NaOH===Na2SO3+H2O
B.CuSO4+2NaOH===Cu(OH)2↓+Na2SO4
C.2NaOH+H2SO4===Na2SO4+2H2O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
(2)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6.
江西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
(1)南昌“藜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赣州“斋婆柚”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柚子等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填营养素名称),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
(3)吉安“安福火腿”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火腿”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宜春“丰城冻米糖”松脆香甜,誉满江南。“冻米糖”中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5)九江“茶饼”酥香可口,茶食精点。“茶饼”中所含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②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18
③锌是人体重要的常量元素 ④人体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7.
汽油中添加甲缩醛(C3H8O2)会导致污染环境,影响健康。下面有关甲缩醛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缩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缩醛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C.甲缩醛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甲缩醛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18.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__;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________(选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__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D.鉴别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以下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__
A.鸡蛋B.大米C.香蕉D.________
21.
粗盐中常含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4)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