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09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0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
B.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 ;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老舍字佩弦。
B.马致远所作《天净沙·秋思》,秋思是曲牌名。
C.《次北固山下》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
D.《诫子书》选自《吕氏春秋》。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身所寄( )
②行( )
③奈( )
然( )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②奈地坏何?
【小题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三处)
其 人 舍 然 大 喜,晓 之 者 亦 舍 然 大 喜。
【小题4】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又数刀毙之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得一人之使D.因往晓之
【小题5】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B.乙曲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C.甲文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D.乙曲的主旨句是“古道西风瘦马”。
【小题6】“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如何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三)散文阅读
济南的冬天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小题1】选文的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解释“慈善”在文中的意思。
【小题3】文段中画线加粗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小题4】选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7.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事件回放)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摘自互联网)
(调查统计)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小时以下
19.23%
通信需要
21.15%
1到2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3到5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小时以上
15.38%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摘自互联网)
(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键盘。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摘自互联网)
(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 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 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 ——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     ——鲁春晓
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毕爱红
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孔 屏
(摘自互联网)
【小题1】根据以上信息概括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小题2】从文中的调查统计表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小题3】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小题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小题5】如果你是小李的朋友,你会如何开导帮助他?

4.综合性学习(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______)着 hōng(______)托
(2)给加点字注音。
黄晕(_______)  披着蓑(_______)
9.
综合实践
继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功之后,为了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
(1)为了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与方法?
(2)假如你是文明城市建设的督导员,当你看到一位阿姨随手将垃圾扔在地上,你会怎么对她说?
(3)给“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拟一则宣传语。

5.作文(共1题)

10.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成长

文题二: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条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们,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   求:

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