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6题)
1.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最终生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1)最终生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
硅钢是制变压器、充电器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分是Fe和Si。某同学用硅钢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取6.60 g硅钢样品,将60.00 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他杂质不反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1)根据表中数据,稀硫酸加入到第________次,铁恰好反应完全。
(2)表中W=________g。
(3)计算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稀硫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1次加入10.00 g | W g |
第2次加入10.00 g | 4.36 g |
第3次加入10.00 g | 3.24 g |
第4次加入10.00 g | 2.12 g |
第5次加入10.00 g | 1.00 g |
第6次加入10.00 g | 1.00 g |
(1)根据表中数据,稀硫酸加入到第________次,铁恰好反应完全。
(2)表中W=________g。
(3)计算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
向盛有2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 g。完成下列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
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要把5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请写出计算过程)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要把5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请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7.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 g和94.4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7题)
8.
室温时,分別向含有100毫升水的M、N两个烧杯中加入5 g、10 g硫酸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大 |
B.M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小 |
C.N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大 |
D.N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小 |
11.
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例如,52%的饮用白酒就是指每100体积的饮用白酒中含有52体积的乙醇.下列溶液的浓度属于用体积分数来表示的是( )
A. 0.9%的生理盐水 B. 5%的葡萄糖注射液
C.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75%的医用酒精
A. 0.9%的生理盐水 B. 5%的葡萄糖注射液
C.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75%的医用酒精
12.
同学们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溶质质量 |
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
13.
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A.A>C>B B.C>A>B C.B>C=A D.A>B>C
A.A>C>B B.C>A>B C.B>C=A D.A>B>C
4.填空题- (共1题)
15.
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在100 g的水中加入30 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在100 g的水中加入30 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6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