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88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4

1.单选题(共7题)

1.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2.
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下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熟石灰属于易溶物
B. 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 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D. 把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溶液变浑浊
4.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 6
34.0
40.0
45.5
 
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I 34.0 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5.
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 溶液中水的质量,②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 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 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 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6.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7.
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 mL)的浓硫酸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 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A.436.8 mLB.453.7mLC.456.0 mLD.458.3mL

2.选择题(共1题)

8.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

3.填空题(共2题)

9.
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水为____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0.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______ 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_________B:若把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__________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