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甲溶液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
B.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
D.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 g |
5.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7.
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
B.20 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
8.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
C.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
2.选择题- (共3题)
3.填空题- (共5题)
12.
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

(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
14.
在_____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