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时练习: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74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1

1.简答题(共1题)

1.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50g
D.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
4.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均是3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从0℃至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6.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7.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将2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在10 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的硝酸钾溶液
D.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
8.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

4.选择题(共4题)

9.

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古街,一头曲折地延伸过去,令整座古镇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_____,_____。”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演绎出来。

10.

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古街,一头曲折地延伸过去,令整座古镇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_____,_____。”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演绎出来。

11.

在雅典奥运会上男子110米跨栏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9s的成绩夺得金牌.刘翔之所以能够获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过程中(   )

1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画面(刘墉)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面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我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④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⑤父亲爱票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飘,上阵全凭马和刀……”

      ⑥父亲有我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一直到他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⑦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⑧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⑨“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⑩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有删改)

5.填空题(共3题)

13.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图中能表示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由图分析,若分别将甲、乙饱和饱和溶液从降温到,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
C 溶液质量:甲
D 溶质质量分数:甲
14.
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水为____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5.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 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在图2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4)依据图2的分析判断,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6.实验题(共1题)

16.
请根据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___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