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
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 |
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
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
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
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 |
C.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
D.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
7.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
C.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
2.填空题- (共5题)
8.
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⑵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⑶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障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_______氯化铵(填“>”、“=”或“<”)。

⑴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⑵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⑶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障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_______氯化铵(填“>”、“=”或“<”)。
9.
t2℃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甲>乙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甲>乙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________℃时,甲的溶解度为20 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1)________℃时,甲的溶解度为20 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11.
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A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____________(填“有”、 “没有”或“不确定”)。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溶解度/g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A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____________(填“有”、 “没有”或“不确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