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简答题- (共1题)
2.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 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_________。
(2) 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 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_________。
(2) 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3.
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④加入该固体溶质;⑤增大压强。其中正确的方法有(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 |
4.
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 | | | |
溶解度 | | | | |
NaCl | KCl | NH4Cl | KNO3 | |
20 | 36.0 | 34.0 | 37.2 | 31.6 |
40 | 36.6 | 40.0 | 45.8 | 63.9 |
60 | 37.3 | 45.5 | 55.2 | 110 |
A.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
B.40 ℃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
C.4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50 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
D.60 ℃时降温到 20 ℃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
5.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
B.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
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
6.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 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A.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 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7.
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
10.
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温度为10 ℃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 |
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
C.在10 ℃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 ,有晶体析出的是Ce2(SO4)3 |
D.22 ℃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 |
11.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双氧水 | 水 | 水 | 水 |
Y | 二氧化锰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
4.填空题- (共3题)
13.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5)5%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5)5%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14.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___。
(2)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g。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上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___。
A.只有固体 | B.只有液体 |
C.只有气体 |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g。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选项 | x | y |
A | 水 | 氧化钙 |
B | 水 | 硝酸铵 |
C | 浓硫酸 | 水 |
D | 稀盐酸 | 镁 |
(4)按上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
(l)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 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_____、______;
② 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下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20℃时,150g水中溶解_____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 现有60℃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 60℃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变的量是_________。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压强/大气压 | 温度/℃ | ||||
0 | 25 | 50 | 75 | 100 | |
1 | 1.79 | 0.752 | 0.423 | 0.307 | 0.231 |
10 | 15.92 | 7.14 | 4.095 | 2.99 | 2.28 |
25 | 29.30 | 16.20 | 9.71 | 6.82 | 5.73 |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 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_____、______;
② 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下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20℃时,150g水中溶解_____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 现有60℃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 60℃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变的量是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6.
下图是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克,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操作中应选用___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量取_________mL的水。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 ②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1)A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克,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操作中应选用___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量取_________mL的水。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 ②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