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72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3

1.综合题(共1题)

1.
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克.

2.计算题(共3题)

2.
已知:KNO3溶解度
 温度/℃
 20
80
 溶解度/g•(100gH2O)﹣1
 31.5
169
 
如将80℃的饱和溶液269kg冷却至20℃时能析出结晶KNO3多少千克?
3.
硅钢是制变压器、充电器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分是Fe和Si。某同学用硅钢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取6.60 g硅钢样品,将60.00 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他杂质不反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稀硫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1次加入10.00 g
W g
第2次加入10.00 g
4.36 g
第3次加入10.00 g
3.24 g
第4次加入10.00 g
2.12 g
第5次加入10.00 g
1.00 g
第6次加入10.00 g
1.00 g
 
(1)根据表中数据,稀硫酸加入到第________次,铁恰好反应完全。
(2)表中W=________g。
(3)计算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
向盛有2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 g。完成下列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单选题(共17题)

5.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溶液mg,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
A.am/b gB.m(a-b)/b gC.a/mb gD.(a-b)/m g
6.
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0
50
58
68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
B.20℃时,70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C.40℃时,75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5g水后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0%
D.80℃时,84g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10g氯化铵析出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
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对于任何固体物质来说,用加热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它的浓溶液
8.
将t ℃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 ℃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小B.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
C.溶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9.
在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KNO3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各自恒温蒸发掉20g水后,A刚好饱和,对所得的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
A.也刚好饱和B.仍为不饱和溶液
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D.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10.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只有甲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1.
下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d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d,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C.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可变成饱和溶液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溶液
D.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要多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14.
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例如,52%的饮用白酒就是指每100体积的饮用白酒中含有52体积的乙醇.下列溶液的浓度属于用体积分数来表示的是( )
A. 0.9%的生理盐水     B. 5%的葡萄糖注射液
C.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75%的医用酒精
15.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解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16.
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加
17.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18.
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KNO3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一定
19.
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 溶液中水的质量,②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 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 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 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20.
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4gB.6gC.10gD.15g
21.
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A.A>C>B   B.C>A>B     C.B>C=A D.A>B>C

4.选择题(共5题)

2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其原因是位于下列两大板块交界处(  )
23.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其原因是位于下列两大板块交界处(  )
24.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

25.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

26.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

5.填空题(共13题)

27.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答:

(1) 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8.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溶解度是S g/100g水。从数值上看,A与S的关系是A____S(填“>”、“=”或“<”=)。
29.
可乐等饮料中溶解有一定的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会冒出许多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______。当气泡逸出后,瓶内的液体_____(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30.
现有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NaCl的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食盐_____克,或使溶液蒸发掉水_____克。
31.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例如______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例如________。
32.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水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33.
理解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涵义,按题意要求填空。
(1)溶解性通常是指_________溶解在_________里的________。溶解性的大小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________里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种________中的溶解性也不同。室温时,把固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粗略地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按溶解度概念要素填空:
要素
温度
溶液状态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单位(通常)
条件
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4.
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
(2)由右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写两条) ______ ; ______ .
35.
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水为____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6.
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A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____________(填“有”、 “没有”或“不确定”)。
37.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较少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是   
38.
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30℃时KNO3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_____;
(2)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______。
39.
用固体NaCl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
(1)该实验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细口瓶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    (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
(3)称量NaCl时,若天平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4)下列操作一定会导致NaCl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
②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③量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④装瓶时溶液洒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