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存放汽水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盛放汽水的玻璃瓶盖必须密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3题)
2.
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 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 g/cm3)_____________________L,配制稀硫酸
3.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_____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76 | 3.52 | 4.4 | m |
(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_____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4.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15题)
5.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
8.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在该温度下,将20 g食盐溶于100 g水中配制溶液甲。取30 g甲溶液,加入6 g食盐晶体得到溶液乙。则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的一组是 ( )
A.甲:16.7% 乙:30.6% | B.甲:20% 乙:30.6% |
C.甲:20% 乙:26.5% | D.甲:16.7% 乙:26.5% |
9.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0C---300C)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 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OO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0C降至O0C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O0C --300C之间 ④欲从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00C | 100C | 200C | 300C |
NaCl(g) | 35.7 | 35.8 | 36.0 | 36.3 |
Na2CO3·10H2O(g) | 7.0 | 12.5 | 21.5 | 38.8 |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 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OO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0C降至O0C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O0C --300C之间 ④欲从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 B.①③④ C. ①②③ | C.①②④ |
10.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
C.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13.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减少 | B.溶液的质量不变 |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
14.
在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KNO3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各自恒温蒸发掉20g水后,A刚好饱和,对所得的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
A.也刚好饱和 | B.仍为不饱和溶液 |
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 | D.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
16.
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
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
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 |
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17.
20℃时,向一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 |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18.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 g水,并冷却到t ℃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
B.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
C.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
19.
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人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
4.选择题- (共3题)
5.填空题- (共3题)
23.
在溶解性、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中,与温度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____________的定量表示。要增大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24.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___B。 (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___B。 (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25.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
(2)保持t2℃温度不变,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 。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
(2)保持t2℃温度不变,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 。

6.实验题- (共2题)
26.
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_____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
(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 g.(说明:1g以下用游码)
(3)D操作应选用_____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_____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后果是_____,E操作的目的是_____。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

(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_____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
(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 g.(说明:1g以下用游码)
(3)D操作应选用_____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_____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后果是_____,E操作的目的是_____。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
27.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________g氯化钠固体。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盘里。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____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____仪器(填序号)。(每空1分)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③为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0%,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
(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_____,_____,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________g氯化钠固体。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盘里。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____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____仪器(填序号)。(每空1分)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③为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0%,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
(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_____,_____,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