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A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65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6/20

1.计算题(共1题)

1.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3.
“达菲”依然是应对我国H7N9禽流感的良方之一,已知达菲的化学式为
C16H31N2P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
B.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C.达菲中含有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和8个氧原子
D.使用达菲后就没有必要再研发新的抗流感药物了,且达菲在人体内完全反应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川发生了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B.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5.
某同学利用实验室准备好的固体食盐、水以及一些相应的仪器配制50g5%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量筒、试管、烧杯、玻璃棒
B.实验基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C.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D.称量时左盘放2g砝码,游码移至0.5g处
6.
已知反应:X+2NaOH=Y+Na2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俗称纯碱    B. 若Y是H2O,则X不一定是一种盐
B.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NaOH固体需密封保存
7.
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列处理垃圾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将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B.将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C.用生活垃圾制取沼气D.用电磁铁将铁制品分离出来

3.选择题(共3题)

8.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9.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1题)

11.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表示: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
(2)将t1℃时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只写一种)。
(3)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4)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5)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5.实验题(共2题)

12.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字母,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4)实验室常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气体的装置组合是    
(5)观察F装置中的实验现象: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   ,这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的固体小颗粒的缘故。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一包“神秘的红色粉末”,老师提示说该红色粉末由Cu 、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该小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其组成。请你参与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②只有   ;③是Cu 、Fe2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过程)
(1)甲同学说如果结论是猜想①,粉末在空气中加热后颜色应变为色。如果结论为猜想②,粉末应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乙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取该粉末适量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观察发现玻璃管中红色粉末部分变黑,取反应后粉末少量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有  产生,并且有  色粉末剩余。
(交流讨论)
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②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戊同学指出:丁同学所用装置虽能完成实验,但明显存在缺点,理由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