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4 溶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65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6

1.综合题(共2题)

1.
碱式氯化铝是某种高效净水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利用铝土矿(主要含Al2O3,还含少量Fe2O3及其他不溶杂质)制取碱式氯化铝的过程如下:

(1)溶解过程中,需要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则配制这种盐酸需要________mL 30%的浓盐酸(密度约为1.15 g/cm3)和115 g蒸馏水。
(2)盐酸溶解铝土矿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少量铝粉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浊液中的________。
(4)加CaCO3粉末的作用是调节pH至5。请写出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被测液的pH。
2.
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
(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2.简答题(共3题)

3.
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_____KNO3(填“>”或“=”或“<”)
(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_____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
(3)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是_____.
(4)你从图中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
4.
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硝酸钾的溶解度;
(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
(3)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二分析其原因是     
5.
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写出你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至少写3个)如: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

(1)
(2)
(3)

3.计算题(共2题)

6.
我们知道,每次做完实验后,剩余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某班同学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Kg,一个兴趣小组用废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

(1)通过如图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     点时(填“A”、“B”或“C”),废液恰好处理完(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废液刚好完全转化成硫酸钠溶液).
(2)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点时,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5Kg,此时溶液总质量为10Kg.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
7.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12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8题)

8.
向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20%B.22.5%C.25%D.30%
9.
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10.
实验室需要 100g 质量分数为3%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用 3g 氯化钠与 100g 水配制得到
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用50g 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 水配制得到
11.
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20℃的饱和溶液X降温到10℃,溶液X仍然是饱和溶液
B.a点表示30℃时,X的溶解度为60g
C.b点表示20℃时X、Y的溶解度相等
D.同质量的X、Y饱和溶液从30℃降到10℃时,析出的Y大于X
12.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 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 1.5mL    B. 2mL C. 3mL D. 4mL
13.
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1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矿泉水C.蒸馏水D.冰汽水
15.
向l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 5%B.20.0%C.22.5%D.25%

5.填空题(共4题)

16.
小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_____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要25%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g;蒸馏水__________mL。
(3)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________(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17.
已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KNO3,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④:

(1)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8.
(7分)遂宁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  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
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
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19.
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