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分别取5.0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0.1%)
| 甲 | 乙 | 丙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 35.0 | 40.0 | 45.0 |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 | 2.5 | 2.9 | 2.9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科学探究)
(1)碳酸钠属于____(选填“酸”、“碱”、“盐”)类物质,其水溶液呈碱性。写出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甲溶液是____;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
(3)根据步骤③实验现象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设计实验)
实 验 操 作 | 实 验 现 象 |
![]() | 步骤①:甲溶液中观察到现象A, 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步骤②:底部有白色沉淀 步骤③: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
(科学探究)
(1)碳酸钠属于____(选填“酸”、“碱”、“盐”)类物质,其水溶液呈碱性。写出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甲溶液是____;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
(3)根据步骤③实验现象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3.单选题- (共14题)
3.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n克的滤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
B.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
D.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
5.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NaOH H2SO4BaCl2 B. NaOH CuSO4NaCl
C. HNO3KNO3K2SO4 D. Na2SO4FeCl3KCl
A. NaOH H2SO4BaCl2 B. NaOH CuSO4NaCl
C. HNO3KNO3K2SO4 D. Na2SO4FeCl3KCl
6.
如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50℃时,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能得到100g溶液 |
B.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
C.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用升高温度或加水的方法 |
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9.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 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过滤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C |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 |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
D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A.A | B.B | C.C | D.D |
12.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
16.
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化。取4.65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跟36.5g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 )
A.11.7g | B.5.85g | C.4.65g | D.8.3g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1题)
18.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下列问题。
(1)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氯化钠 B 碳酸钙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E 钛合金 F 石墨
①________可用于制铅笔芯 ②_________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③___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④_________可消除道路积雪
⑤________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⑥_________可用作补钙剂
(2)如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碘是人体必需的___元素(填“微量”或“常量”);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加碘盐中碘酸钾(KIO3)可以为人体补充碘元素,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如图A、B、C各代表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A、B、C”)。
(1)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氯化钠 B 碳酸钙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E 钛合金 F 石墨
①________可用于制铅笔芯 ②_________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③___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④_________可消除道路积雪
⑤________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⑥_________可用作补钙剂
(2)如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碘是人体必需的___元素(填“微量”或“常量”);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加碘盐中碘酸钾(KIO3)可以为人体补充碘元素,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如图A、B、C各代表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A、B、C”)。
6.实验题- (共1题)
19.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____(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
(4)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H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蜡烛先熄灭(“上层或下层”)。
(5)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粗盐中含少量Ca2+、Mg2+、SO42﹣和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
I.①加水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___;④加入适量的盐酸;⑤___、冷却结晶(填试剂或操作名称).
II.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
III.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IV.配置1000g5.85%的NaCl溶液,需___gNaCl;在准确称取固体后,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时___(填“偏高”或“偏低”)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____(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
(4)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H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蜡烛先熄灭(“上层或下层”)。
(5)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粗盐中含少量Ca2+、Mg2+、SO42﹣和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
I.①加水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___;④加入适量的盐酸;⑤___、冷却结晶(填试剂或操作名称).
II.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
III.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IV.配置1000g5.85%的NaCl溶液,需___gNaCl;在准确称取固体后,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时___(填“偏高”或“偏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