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_____。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写1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
(3)“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4)“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
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Y═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在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③绿色公交车使用的燃料“CNG”中主要气体_____;
④最常用的溶剂_____。
(2)如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种;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____;
③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④通过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还可得出的结论(填一条)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人体中的钙)
(1)人体缺钙不会导致_____(填字母,下同)。
A.佝偻病 | B.侏儒症 | C.骨质疏松 |
(单质钙)
提出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
思考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
实验验证一: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3)实验结论:①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该反应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干燥剂中的钙)
提出问题: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哪些固体?
猜想假设: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实验验证二:
(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若温度明显升高,则含有_____;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5)小明认为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
(6)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碳酸钙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①实验前首先要_____,再装入药品。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③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求原固体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 (共12题)

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A. M属于化合物 B. M由42个原子构成
C. 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 M由六种元素组成

A.t2℃时,向100g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80g物质a,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180g溶液 |
B.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C.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 |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样品中一定有CaCO3、NaOH、MgCl2、BaCl2,可能有Na2SO4 |
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BaCl2 |
C.滤渣a的成分是CaCO3 |
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仍能确定是否存在MgCl2 |

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 |
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
D.只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NH4HCO3![]() |
A. 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 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 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 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2SO4(NaOH) | 稀硫酸 | 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
B | NaCl(Na2CO3) | BaCl2溶液 |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
C | KCl(K2CO3) | 稀盐酸 | 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D | CaO(CaCO3) | 稀盐酸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健康 |
① 除锈迹—用醋酸② 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③ 硬水软化—用肥皂水④ 去手上油渍—用汽油溶解 |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②人体摄入过量食盐—引起高血压③人体缺铁—引起贫血④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
C.化学中常见的“三” | 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 |
①工业上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②三大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三种还原性物质—碳、氢气、一氧化碳④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 ①酸溶液通常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氧化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
A.A B.B C.C D.D
5.选择题- (共4题)
①它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过程和史实
②军事文学与兵书、生活都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③而且还表达了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④它不仅从兵书战策中获得智慧
⑤因此军事是形象化的兵书
⑥更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融入情节和历史
“东方睡狮”考辨
智效民
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这样一来,狮子在上台表演时,表面上还能张牙舞爪,大声嗥叫,实际上却少气无力,昏昏欲睡,就好像是在梦里说胡话似的,不会危及人的安全。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殆将长睡,永无醒时”的畜生,称之为“睡狮”。看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可以给国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希望的“东方睡狮”之喻,竟然是这个意思!
说到鸦片,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东西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其中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对此,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早已指出:外来祸患固然重要,但内政修明才是决定性因素。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是个法制有名无实、民生痛苦万分、“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的社会,所以才无法阻止鸦片的泛滥,才错过了一次“大胆接受西洋近代文化……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的机会。另外,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论及清军的状况时也说,这支军队不仅有吃空额、克扣兵饷等陋规,还要把目光转向社会,寻找发财机会。其中,浙江武官出售兵缺、广东绿营开赌收费、福建水师将战船租赁出去进行走私等现象尤为严重。于是,整个社会就像作者所感慨的那样:“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毒化着社会空气,腐蚀着人的灵魂。
这让我想到关于拿破仑的另一则轶事。蒋梦麟在《西潮》一书中说过:“凡是亲见清室覆亡的人都知道,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制度的腐败。公务人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是不公开的公家收支,为政府及社会所默认的……这种办法削弱了公务人员的公德心,也使他们把不规则的收入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清廷对官吏的这种收入视若当然,常说‘规矩如此’竟把陋规变成规矩了。”他还说:“这种变相的陋规之风甚至吹到外国而进入拿破仑的家里。拿破仑有个中国厨子,服务周到而忠心。这位伟大的法国将军临死时记起他的忠仆,就吩咐他的左右说:‘你们要好好地待他,因为他的国家将来是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的。不过这位中国朋友很爱钱,你们给他五百法郎吧!’”一开始我还不大明白“伟大的国家”与“五百法郎”有什么关系,参照所谓睡狮之喻,我才发现“伟大的国家”云云,不过是一种反讽,那意思是说:“尽管他的国家将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只要给他五百法郎,他就会出卖自己的人格,变成你的奴才。”难怪那位驯兽师在解释睡狮的含义时,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贵国之大,犹狮子庞然也,受毒之深,奚止于鸦片耶?”看来,如果说鸦片是一种人体腐蚀剂的话,那么,贪污腐败则是一种社会腐蚀剂。驯兽师所谓“奚止于鸦片耶”的疑问,显然与这种社会腐蚀剂有关。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汪康年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欲力反数千年之积弊,以求与西人相角,亦惟曰复民权、崇公理而已。”如今,距离汪氏所处的时代又过去100多年了,他所谓“复民权、崇公理”的愿望,不断地有人提出,又不断地归于失败。大约十几年前,龙应台在比较了汪氏之语和李慎之的论述之后,曾有如下感慨:如果总是重复前人的痛苦,重复前人的努力,整个民族智慧就消耗在这一代又一代的重复中。说到这里,她也忍不住地说:“温习中国近代史,翻过一篇又一篇文章,不免生气;为什么每一代人都得自己吃一次蜘蛛,吃得满嘴黑毛绿血,才明白蜘蛛不好吃?”
(选自《齐鲁晚报》)
“东方睡狮”考辨
智效民
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这样一来,狮子在上台表演时,表面上还能张牙舞爪,大声嗥叫,实际上却少气无力,昏昏欲睡,就好像是在梦里说胡话似的,不会危及人的安全。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殆将长睡,永无醒时”的畜生,称之为“睡狮”。看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可以给国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希望的“东方睡狮”之喻,竟然是这个意思!
说到鸦片,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东西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其中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对此,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早已指出:外来祸患固然重要,但内政修明才是决定性因素。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是个法制有名无实、民生痛苦万分、“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的社会,所以才无法阻止鸦片的泛滥,才错过了一次“大胆接受西洋近代文化……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的机会。另外,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论及清军的状况时也说,这支军队不仅有吃空额、克扣兵饷等陋规,还要把目光转向社会,寻找发财机会。其中,浙江武官出售兵缺、广东绿营开赌收费、福建水师将战船租赁出去进行走私等现象尤为严重。于是,整个社会就像作者所感慨的那样:“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毒化着社会空气,腐蚀着人的灵魂。
这让我想到关于拿破仑的另一则轶事。蒋梦麟在《西潮》一书中说过:“凡是亲见清室覆亡的人都知道,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制度的腐败。公务人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是不公开的公家收支,为政府及社会所默认的……这种办法削弱了公务人员的公德心,也使他们把不规则的收入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清廷对官吏的这种收入视若当然,常说‘规矩如此’竟把陋规变成规矩了。”他还说:“这种变相的陋规之风甚至吹到外国而进入拿破仑的家里。拿破仑有个中国厨子,服务周到而忠心。这位伟大的法国将军临死时记起他的忠仆,就吩咐他的左右说:‘你们要好好地待他,因为他的国家将来是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的。不过这位中国朋友很爱钱,你们给他五百法郎吧!’”一开始我还不大明白“伟大的国家”与“五百法郎”有什么关系,参照所谓睡狮之喻,我才发现“伟大的国家”云云,不过是一种反讽,那意思是说:“尽管他的国家将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只要给他五百法郎,他就会出卖自己的人格,变成你的奴才。”难怪那位驯兽师在解释睡狮的含义时,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贵国之大,犹狮子庞然也,受毒之深,奚止于鸦片耶?”看来,如果说鸦片是一种人体腐蚀剂的话,那么,贪污腐败则是一种社会腐蚀剂。驯兽师所谓“奚止于鸦片耶”的疑问,显然与这种社会腐蚀剂有关。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汪康年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欲力反数千年之积弊,以求与西人相角,亦惟曰复民权、崇公理而已。”如今,距离汪氏所处的时代又过去100多年了,他所谓“复民权、崇公理”的愿望,不断地有人提出,又不断地归于失败。大约十几年前,龙应台在比较了汪氏之语和李慎之的论述之后,曾有如下感慨:如果总是重复前人的痛苦,重复前人的努力,整个民族智慧就消耗在这一代又一代的重复中。说到这里,她也忍不住地说:“温习中国近代史,翻过一篇又一篇文章,不免生气;为什么每一代人都得自己吃一次蜘蛛,吃得满嘴黑毛绿血,才明白蜘蛛不好吃?”
(选自《齐鲁晚报》)
6.实验题- (共1题)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b.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小宇抽签后由监考老师引领至实验桌前,该实验桌上摆放了如图1所示药品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仪器⑤的名称是:⑤_____。
(2)小宇进行的考题是_____(填序号),其主要操作如图2所示: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3)实验桌上的两种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里还能制取_____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5)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从上面的仪器中选择恰当的仪器编号组装发生装置_____,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填名称)。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6)化学活动周中,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
①竞赛I组和竞赛Ⅱ组查阅资料得知:NH3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NH3,分别设计了图3和图4实验装置。

竞赛I组操作如下: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竞赛Ⅱ组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其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
②竞赛Ⅲ组也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见图5),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是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钙 | B.氯化钠 | C.活性炭 | D.氧化铜 |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