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煤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可以生成CO和H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天然气的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上述物质中,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草酸(H2C2O4) B. 甲醇(CH3OH) C. 尿素[CO(NH2)2]
(4)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1)煤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可以生成CO和H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天然气的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上述物质中,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草酸(H2C2O4) B. 甲醇(CH3OH) C. 尿素[CO(NH2)2]
(4)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100g 水)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0 | 169.0 | 246.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如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只答一种).
(4)t1°C时,向5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1)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只答一种).
(4)t1°C时,向5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3℃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③将饱和氯化镁溶液由t3℃冷却至t1℃,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Ⅰ.溶液的质量不变Ⅱ.氯化镁的溶解度变小
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在t3℃时,60克KCl的饱和溶液与60克MgCl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MgCl2与KCl的质量比为3:1,则t3℃时MgCl2的溶解度为________.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3℃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③将饱和氯化镁溶液由t3℃冷却至t1℃,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Ⅰ.溶液的质量不变Ⅱ.氯化镁的溶解度变小
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在t3℃时,60克KCl的饱和溶液与60克MgCl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MgCl2与KCl的质量比为3:1,则t3℃时MgCl2的溶解度为________.
4.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 (填字母)。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生活中常用75%的酒精消毒,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填序号)。
①天平 ②胶头滴管 ③漏斗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玻璃棒
(3)图甲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一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乙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20℃时,KNO3的溶解度(S)=_____;⑤是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4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_____w2 (填“>”、“=”或“<”)。
③小明发现:升温至4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
C.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32.3g
④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_→过滤→洗涤→干燥→KNO3晶体。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 (填字母)。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生活中常用75%的酒精消毒,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填序号)。
①天平 ②胶头滴管 ③漏斗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玻璃棒
(3)图甲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一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乙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20℃时,KNO3的溶解度(S)=_____;⑤是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4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_____w2 (填“>”、“=”或“<”)。
③小明发现:升温至4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
C.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32.3g
④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_→过滤→洗涤→干燥→KNO3晶体。
2.计算题- (共3题)
5.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KNO3、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Ⅰ.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不要求计算).
Ⅱ.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 .
Ⅲ.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g.
Ⅳ.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①下表是KNO3、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I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Ⅰ.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不要求计算).
Ⅱ.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 .
Ⅲ.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g.
Ⅳ.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6.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 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标号).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 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标号).

7.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为测定废水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造纸厂排放的废水200 g,先向其中加BaCl2溶液至n g后停止,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请根据图像与数据分析计算: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用“>”“<”或“=”表示)。
(2)m值等于_____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请根据图像与数据分析计算: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用“>”“<”或“=”表示)。
(2)m值等于_____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流程题- (共1题)
8.
硫酸钠是制造纸浆、燃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杂质,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除杂、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最好加入适量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较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填序号).
A. 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 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 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40℃时,100g蒸馏水中约溶解________ g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除杂、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最好加入适量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较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填序号).
A. 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 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 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40℃时,100g蒸馏水中约溶解________ g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单选题- (共11题)
9.
如表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 | 40 | 45.5 |
A.20℃时,100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g |
B.任何温度下的KCl饱和溶液都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
C.40℃的KCl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20℃的KCl饱和溶液的浓度 |
D.将6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
10.
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
B.称取5.0g氢氧化钙,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
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
1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
C.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
D.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 |
16.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2℃ |
17.
如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M和N的溶解度才相等 |
B.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把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 |
D.N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8.
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钠 | B.氢氧化钠 | C.冰块 | D.硝酸铵 |
19.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⑤②④① | C.⑤①②④ | D.③②④①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4题)
2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身边处处有化学.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
(2)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
(2)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
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________ .
温度/℃ 溶解度/g | 0 | 20 | 40 | 60 | 8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Ca(OH)2 | 0.173 | 0.165 | 0.121 | 0.116 | 0.094 |
(1)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3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