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
问题探究
问题情境实验课上,小明的老师要求学生量取一定量的食盐溶液、给所取溶液加热、最后洗涤试管.实验中小明由于操作不慎试管破损了.
原因分析请你分析试管破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老师,在做本实验前应请你提醒学生注意哪些事项: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5.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 | B.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C.物质的结构 |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
6.
下列有关化学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
B.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
C.利用化学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人类只有益处而无害处 |
D.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
9.
目前,哈尔滨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 |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 |
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 |
14.
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为了节省火柴,从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后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为了提高加热效率,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直接将烧杯放在火焰上
为了防止固体掉落,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A.![]() | B.![]() |
C.![]() | D.![]() |
16.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中下部,摆动手腕 |
D.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时,滴管的伸入试管内且尖端触及干净的试管内壁 |
3.选择题- (共3题)
4.多选题- (共3题)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
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 |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
5.填空题- (共2题)
23.
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如果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两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部分温度最高,因此,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部分。
24.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
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________;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
用酒精灯给容积为
的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则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宜超过________
;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________倾斜;
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________,表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6.实验题- (共1题)
25.
陶店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一)实验目的:
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粗略测定加热
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二)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三)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四)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
,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________ 
(五)问题分析:
实验过程发现
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算出理论上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
.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换算成质量为
,超过理论量为:
.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空气、水因素忽略不计)

(一)实验目的:



(二)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三)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四)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



(五)问题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