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09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黄晕/晕车   慷慨/灌溉    静谧/洋溢   笨拙/咄咄逼人
B.憔悴/荟萃   诀别/决断    坍塌/彤云   粘贴/拈轻怕重
C.殉职/绚丽   粗犷/空旷    称职/称量   垂涎/怪诞不经
D.嗔怪/谨慎   缥缈/渺小    恍惚/膀胱   意赅/骇人听闻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蜷伏  抽噎  神采奕奕   惊慌失措
B.怅然  搓捻  不求深解   截然不同
C.温驯  禁锢  杞人忧天   大相经庭
D.晌晴  徘徊  人迹罕至   疲倦不堪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高雅 淡然 平静B.高贵 淡泊 平静
C.高贵 淡然 平和D.高雅 淡泊 平和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D.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B.“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C.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
D.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题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小题2】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①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②。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夔:人名,以精通音乐著称。
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及其家穿井(   ) (2)闻之于宋君(   )
(3)夔一而足矣(   ) (4)使为乐正(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宋之丁氏 学而时习之
C.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D.哀公问于孔子曰 宋军令人问之于丁氏
【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吾闻夔一足,信乎?
【小题4】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语言表达(共2题)

8.
根据提供的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分句。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9.
简答
“五百年我在仰望长空/翻天覆地把天宫震动/不妥协不解释的孙悟空/踏着命运上路不怕没人懂。”孙悟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成了英雄的化身。
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大家介绍孙悟空,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阅读资料】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颁奖词:

5.作文(共1题)

10.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 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除诗歌、剧本外,其它文体不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