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32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计算题(共1题)

1.
71.4g碳酸钠溶液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4.4g。
求:⑴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F、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厕所清洁剂的重要成分。E是侯氏制碱法的产品之一,俗名纯碱。G为红棕色固体,B常温下是液体。(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G_________;
⑵写出D→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KOH溶液(化学性质和NaOH相似),老师说该溶液可能已变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小青同学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KOH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K2CO3
(查阅资料)K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K2CO3溶液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试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久置的K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三不成立

另取少量久置的KOH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少量B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实验评价)老师指出实验结论错误,上述实验方法只能证明猜想___(填“一”“二”或“三”)不成立。
实验步骤
试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久置的KOH溶液于试管中,加适量B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取步骤③所得上层清液,滴加3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
 
(实验改进)
(实验评价)老师指出上述试验方法仍然不能证明猜想二成立,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实验反思)小青同学经过反思后发现只要将“实验改进”步骤③中的Ba(OH)2溶液替换成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余操作均不变,并还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实验拓展)老师肯定了小青同学的反思,小竹同学也提出对久置的KOH溶液成分探究的其他方法,具体实验过程如下表:
试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久置的KOH溶液与试管中,不断的慢慢滴加稀盐酸
过了一段时间溶液中冒出气泡
猜想二成立
 
老师也肯定了小竹的实验方法,则在小竹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有______种可能情况。

4.流程题(共1题)

4.
如图是某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引流B.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C.加速溶解D.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2)上述流程中加入适量的Y可以获得纯净的烧碱溶液,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上述流程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单选题(共15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汽油除油渍B.氢氧化钠除油污
C.碳酸钙做补钙剂D.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6.
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如:a+b 能反应,b+c 能反应,c+d 能反应)(   )
 
a
b
c
d

CO2
Ca(OH)2
HCl
AgNO3

Ba(NO32
K2CO3
NaCl
FeCl3

CuO
HCl
NaOH
Cu(NO32

CaCl2
H2SO4
MgSO4
Mg(OH)2
 
A.①③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因此气体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C.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五类物质均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一步转化为盐
D.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8.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C.t1℃时,50g水可以溶解30g甲
D.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
9.
欲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  )
A.800 gB.80 gC.8 gD.0.8 g
10.
下列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澄清石灰水B.蔗糖溶液C.氯化钠溶液D.硫酸钠溶液
1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
B.配制好的溶液在转移到试剂瓶时有部分洒落,则剩余溶液的浓度减小
C.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12.
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恒温蒸发硝酸钾饱和溶液的部分溶剂,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不变
C.饱和溶液还可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同一温度,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碱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
14.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铁与稀盐酸B.碳酸钡与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15.
按如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OH)2溶液中滴加MgSO4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KOH═Cu(OH)2↓+K2SO4

 
A.①有蓝色沉淀生成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
C.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D.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16.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K2CO3和HClB.NaOH和CuSO4C.BaCl2和K2SO4D.HNO3和FeCl3
17.
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NaCl固体和FeSO4固体B.Ag2CO3固体和K2CO3固体
C.氢氧化铜固体和氯化银沉淀D.Ba(OH)2固体和NaNO3固体
18.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消除积雪
B.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干燥剂
C.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炉具清洁剂
D.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改良酸性土壤
19.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KCl溶液中的KOH
C.用浓硫酸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用酚酞试液鉴别食盐溶液和稀硫酸

6.填空题(共3题)

20.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溶液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小苏打:__________     大理石主要成分:__________
22.
请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b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30g。
(2)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___(选填字母)
A.b>a=cB.a>b>cC.b>a>c
(3)t2℃时,500g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7.实验题(共2题)

23.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⑴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
⑵封闭A装置右端管口,往分液漏斗中加满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中的水都能顺利的流入锥形瓶,则A装置的气密性____(填“良好”或“不好”。)
⑶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需装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___→h(填小写字母)。
24.
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验证酸碱能否发生反应。

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A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B溶液,并不断搅拌,用仪器测得烧杯内的pH变化随加入的B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B溶液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中a点对应的烧杯内的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