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92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9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B、E是黑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指出物质D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在钟罩内燃烧镁条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发现测定结果明显偏高。
(1)(猜想):除与氧气反应外,镁还可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推测):
空气中的________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可排除。
(2)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很低,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推测):镁可能跟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一):获取氮气。
工业上利用蒸发液态空气来获取氮气。液氮沸点低,应______(填“先、或后”)被蒸发出来。此法在实验室中不适用。
(3)下方是实验小组获取氮气的三种方案,其中可得到较纯氮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A
B
C
(4)(实验二):在氮气中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后引燃,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瓶内壁附着一层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是______。
(5)(结论):镁燃烧时消耗了钟罩内的氧气和氮气,使测定结果偏高。此实验也可得出氮气性质的一点新认识是:________。

3.单选题(共9题)

3.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B.“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C.利用红磷的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4.
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食物腐烂﹣﹣分子停止运动
B.闻到花香﹣﹣分子间有间隔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D.水结冰﹣﹣分子变成了原子
5.
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6.
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B.C.D.
7.
下列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图象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8.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9.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10.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1.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实际质量比读数小
B. 污染试剂
C. 酒精洒出
D. 读数偏大

4.填空题(共4题)

12.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13.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五氧化二磷;④冰水;⑤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⑥氮气;⑦香甜的孝感米酒;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1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4)甲图所表示的是________。
15.
《幸运52》你喜欢看吗?现在就请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进来吧,下面请你对所设置问题进行回答:
(1)这是一种常见仪器,在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大量液体时都会使用它,它是______.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某种成分,它是___.
(3)它是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秒内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6.
通过一个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技能.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式为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填管口字母)________。
(3)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过加热处理。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___。
A收集到更多的氧气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