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2.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
3.
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 B.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C.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 D.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6.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7.
蜡烛(足量) 在如下左图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C.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9.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 氧化铜粉末
②用100mL 量筒量取45.5mL 的蒸馏水
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④用10mL 量筒量取6.6mL 的某溶液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 氧化铜粉末
②用100mL 量筒量取45.5mL 的蒸馏水
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④用10mL 量筒量取6.6mL 的某溶液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②④ |
2.填空题- (共2题)
10.
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1)食醋、加碘盐、酱油、五氧化二磷
(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1)食醋、加碘盐、酱油、五氧化二磷
(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11.
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A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______________;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_______________;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___________;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______________;
E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______________;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_______________;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___________;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______________;
E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共2题)
12.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后,应先____________,再熄灭酒精灯;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若丁同学用 F 装置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应先_____________,然后氧气从_________端进。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出制备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收集氨气装置是_________。

(1)甲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后,应先____________,再熄灭酒精灯;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若丁同学用 F 装置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应先_____________,然后氧气从_________端进。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出制备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收集氨气装置是_________。
13.
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