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下图是某探究小组用含有MgCO3、MgSO4、Al2O3杂质的石灰石样品制取氯化钙的流程(所加入的试剂均为适量)。回答:

(1)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①中共发生了_____个化学反应。
(3)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
(4)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滤渣的成分有氢氧化镁、_____和_____。

(1)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①中共发生了_____个化学反应。
(3)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
(4)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滤渣的成分有氢氧化镁、_____和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我市沿海地区大量养殖贝类海产品,贝壳中含有的碳酸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贝壳样品25.0g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如下表:
计算:
(1)当加入盐酸的总质量为50.0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是_____g。
(2)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 25.0 | 50.0 | 75.0 | 100.0 | 125.0 |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 47.8 | 70.6 | 93.4 | 116.2 | 141.2 |
计算:
(1)当加入盐酸的总质量为50.0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是_____g。
(2)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3题)
3.
兴趣小组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进行了归纳,构建了下面的知识网络图。回答:

(1)根据图示信息,③处的内容是_____。
(2)写出⑦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根据图示信息,③处的内容是_____。
(2)写出⑦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
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回答:
(1)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利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主要流程是:干燥、破碎青蒿叶→在乙醚中浸泡、萃取→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其中“破碎青蒿叶”主要发生了_____变化。
(3)医生用青蒿素给病人治疗的同时,让其多吃蔬菜,目的是补充病人体内所需营养素中的_____。
(4)青蒿中不仅含有青蒿素,还含有青蒿甲素(C15H22O3),它与青蒿素的组成元素_____(填“相同”或“不同”)。
(1)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利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主要流程是:干燥、破碎青蒿叶→在乙醚中浸泡、萃取→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其中“破碎青蒿叶”主要发生了_____变化。
(3)医生用青蒿素给病人治疗的同时,让其多吃蔬菜,目的是补充病人体内所需营养素中的_____。
(4)青蒿中不仅含有青蒿素,还含有青蒿甲素(C15H22O3),它与青蒿素的组成元素_____(填“相同”或“不同”)。
5.
结合下列图示的信息,回答:

(1)①、②、③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A、B、C、D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
(4)②对应的碱与①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①、②、③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A、B、C、D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
(4)②对应的碱与①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单选题- (共19题)
9.
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Na2CO3,HCl,NaOH | B.BaCl2,H2SO4,Na2SO4 |
C.MgCl2,HNO3,AgNO3 | D.Na2CO3,Ba(OH)2,KCl |
12.
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
。已知一种
原子的中子数为173,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6 | B.核电荷数为116 |
C.核外电子数为173 |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9 |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伴有蓝色火焰 |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浅蓝色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6.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 |
C.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D.采用冷却结晶法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可得到晶体乙 |
5.填空题- (共1题)
2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元素_____;
(2)两个钾离子_____;
(3)氧化钙_____;
(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
(5)氢氧化铜_____;
(6)硫酸亚铁_____。
(1)氮元素_____;
(2)两个钾离子_____;
(3)氧化钙_____;
(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
(5)氢氧化铜_____;
(6)硫酸亚铁_____。
6.实验题- (共4题)
26.
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铵态氮肥的检验。
实验目的: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研钵、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火柴、镊子、药匙、
氯化铵、碳酸氢铵、熟石灰、烧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
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铵态氮肥的检验。
实验目的: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研钵、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火柴、镊子、药匙、
氯化铵、碳酸氢铵、熟石灰、烧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解释 |
(1)将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在研钵中混合后,研磨,再闻气味。 | 闻到①_____。 | 铵态氮肥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
(2)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1)的实验。 | ||
(3)将烧碱溶液滴入装有氯化铵的试管中,稍稍加热,用湿润的②_____接近试管口检验。 | 观察到 ③_____。 | 氯化铵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_____,氨水呈碱性。 |
(4)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3)的实验。 |
27.
氢能是人们积极利用的新能源。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用A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在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以下药品中的_____(填序号)。
①银和稀盐酸②锌和稀硫酸③氧化锌和稀盐酸
(3)B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_____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类电池已在宇宙飞船、太空站等航天器上使用,发电后的产物为_____,还可供宇航员饮用。
(4)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CO2经过“烟囱”变燃料的技术:让CO2和H2混合后通过有镍纳米粒子的细铝管道,加热,在管道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燃料。反应原理为:CO2+4H2
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镍纳米粒子在反应中起_____作用。

(1)用A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在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以下药品中的_____(填序号)。
①银和稀盐酸②锌和稀硫酸③氧化锌和稀盐酸
(3)B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_____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类电池已在宇宙飞船、太空站等航天器上使用,发电后的产物为_____,还可供宇航员饮用。
(4)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CO2经过“烟囱”变燃料的技术:让CO2和H2混合后通过有镍纳米粒子的细铝管道,加热,在管道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燃料。反应原理为:CO2+4H2

28.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回答:
(1)实验用剩的药品_____(填“要”或“不要”)放回原瓶,_____(填“能”或“不能”)拿出实验室。
(2)下图①、②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3)不规范的操作会引起意外。在以下列举的四种意外中选择回答:
A 液体溅出伤人 B 着火引起意外
C 酒精溢出致火焰熄灭 D 试管骤冷破裂
操作③可能引起_____(填字母,下同);
操作④可能引起_____。
(1)实验用剩的药品_____(填“要”或“不要”)放回原瓶,_____(填“能”或“不能”)拿出实验室。
(2)下图①、②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3)不规范的操作会引起意外。在以下列举的四种意外中选择回答:
A 液体溅出伤人 B 着火引起意外
C 酒精溢出致火焰熄灭 D 试管骤冷破裂
操作③可能引起_____(填字母,下同);
操作④可能引起_____。
29.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

(1)实验室若用分解暗紫色固体制取O2,该固体的名称是_____,可选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若用分解H2O2溶液制取O2,可选_____装置。
(2)探究CO2性质的装置Ⅰ、Ⅱ如下:

①装置Ⅰ,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变红色,
b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现象说明CO2能与_____反应,生成的_____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装置Ⅱ,将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通入CO2后,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且颜色较深,a管中试纸后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此现象说明CO2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CO2的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_____(填字母)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

(1)实验室若用分解暗紫色固体制取O2,该固体的名称是_____,可选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若用分解H2O2溶液制取O2,可选_____装置。
(2)探究CO2性质的装置Ⅰ、Ⅱ如下:

①装置Ⅰ,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变红色,
b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现象说明CO2能与_____反应,生成的_____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装置Ⅱ,将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通入CO2后,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且颜色较深,a管中试纸后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此现象说明CO2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CO2的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_____(填字母)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