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特别是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在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呼出的CO2,容器中的水要呈弱碱性。加入过氧化钙后,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过氧化钙(Ca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过氧化钙的供氧原理是过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钙,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明想在实验室用过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开始有较多细小气泡放出,随后放出气泡的速咸缓”,原因可能是_____。
(4)如图是以大理石(含A12O3及其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

①操作a、b、c的名称都为_____。
②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属于_____肥。
③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反应②是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类型是_____。
⑤在该生产过程中,用110kg的大理石制得了72kg的过氧化钙,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的损耗可计算出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过氧化钙(Ca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过氧化钙的供氧原理是过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钙,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明想在实验室用过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开始有较多细小气泡放出,随后放出气泡的速咸缓”,原因可能是_____。
(4)如图是以大理石(含A12O3及其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

①操作a、b、c的名称都为_____。
②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属于_____肥。
③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反应②是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类型是_____。
⑤在该生产过程中,用110kg的大理石制得了72kg的过氧化钙,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的损耗可计算出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单选题- (共13题)
3.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CO2经“捕捉”后可用于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 |
B.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Z的分子数之比1:1 |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2:3 |
D.Z物质中含有6个原子 |
6.
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铼的制取过程如下:从冶炼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呷(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2KReO4+7H2=2Re+2KOH+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 |
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 | D.KReO4中Re的化合价为+6价 |
7.
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实验 | 现象 | 解释原因 |
A | 吹灭蜡烛 | 产生一缕白烟 | 石蜡蒸汽遇冷凝固 |
B | 酒精与水混合 | 总体积变小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C | 硝酸铵溶于水 | 溶液温度降低 |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
D | 鸡蛋清中加乙酸铅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蛋白质溶解性变小 |
A.A | B.B | C.C | D.D |
12.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 |
C.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NaOH溶于水放热 |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不变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3题)
16.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下图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x=______
(2)请在乙中方框内画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并分析鉨元素与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4)根据鉨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鉨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1)甲中x=______
(2)请在乙中方框内画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并分析鉨元素与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4)根据鉨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鉨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17.
生活中可用柠檬酸除去水杯中的茶渍。柠檬酸是一种酸,它的化学式为C6H8O7。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据此推断柠檬酸还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据此推断柠檬酸还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
18.
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1)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
(2)20℃时,分别向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讷,可以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



(1)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
(2)20℃时,分别向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讷,可以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
5.实验题- (共2题)
19.
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N2。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如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制取H2的装置已略去)

(1)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__
(2)为了获得较纯净的氢气,该实验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最好是________。
(3)写出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__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中导管口是否会出气泡_______?(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_______
(5)B装置的作用除了将两种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实验装置,证明确实有NH3生成的简单方法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
(7)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②使用催化剂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④原料为纯净物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1)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__
(2)为了获得较纯净的氢气,该实验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最好是________。
(3)写出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__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中导管口是否会出气泡_______?(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_______
(5)B装置的作用除了将两种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实验装置,证明确实有NH3生成的简单方法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
(7)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②使用催化剂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④原料为纯净物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20.
化学实验能够从视觉直观的角度让我们发现化学变化的神奇,激发我们学习兴趣。请大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一)教材实验集锦

(1)A实验的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B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中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可用来_______
(4)D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二)教材实验拓展

(1)课外小组的同学自制一块多槽铁板,设计如图A所示装置,用以探究燃烧的条件。(说明:金属板上白磷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的依据是_______
②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MnO2的金属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有同学提出“将NaOH换成水,然后将水换成浓硫酸,也可以完成探究活动",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
(2)如图B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_______
(3)根据如图C所示实验,Y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该实验可证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_______
③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
(一)教材实验集锦

(1)A实验的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B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中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可用来_______
(4)D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二)教材实验拓展

(1)课外小组的同学自制一块多槽铁板,设计如图A所示装置,用以探究燃烧的条件。(说明:金属板上白磷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的依据是_______
②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MnO2的金属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有同学提出“将NaOH换成水,然后将水换成浓硫酸,也可以完成探究活动",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
(2)如图B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_______
(3)根据如图C所示实验,Y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该实验可证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_______
③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