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计算题- (共1题)
2.
小明对废弃的易拉罐很有兴趣,为测定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他剪取W克镁铝合金的易拉罐,先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然后再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得到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Al(OH)3被溶解[已知:Al(OH)3与NaOH反应成NaAlO2和H2O].而Mg(OH)2不溶于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l(OH)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_____(填化学式);
(3)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用字母表示,假定易拉罐只由镁和铝组成)

(1)写出Al(OH)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_____(填化学式);
(3)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用字母表示,假定易拉罐只由镁和铝组成)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
(3)①实验3﹣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完全分解8.4gNaHCO3能生成CO2_____g。
③要确定碳酸氢钠的分解产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
实验1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 1﹣1碳酸钠 | 1﹣2碳酸氢钠 |
![]() | 11.96 | 8.28 |
实验2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 2﹣1碳酸钠溶液 | 2﹣2碳酸氢钠溶液 |
![]() | ![]() |
实验3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 3﹣1碳酸钠溶液 | 3﹣2碳酸氢钠溶液 |
![]() | 不分解 | 2NaHCO3![]() |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
(3)①实验3﹣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完全分解8.4gNaHCO3能生成CO2_____g。
③要确定碳酸氢钠的分解产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4.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A是_____;(填名称)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一种即可)。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A是_____;(填名称)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一种即可)。
5.单选题- (共8题)
5.
将8.1g含杂质的铁粉(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加入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55.4g.则样品中铁的质量是( )g.
A.2.8 | B.5.4 | C.5.6 | D.缺少数据,无法确定 |
6.
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g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200gC和54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14 | B.112 | C.107 | D.71.3 |
8.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 4∶9 B. 8∶1 C. 10∶11 D. 31∶44
A. 4∶9 B. 8∶1 C. 10∶11 D. 31∶44
9.
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值为63.6 |
C.c点时,溶液的pH>7 |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
11.
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
C.第③步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氧化 |
12.
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B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C | 测定含量 |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直接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 |
D | 除去杂质 |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A | B.B | C.C | D.D |
6.选择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5题)
14.
发射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器的优点是_____.
15.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服用含少量细铁粉的补血药品,能治疗缺铁性贫血_____
(2)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_____
(3)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在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_____
(4)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服用含少量细铁粉的补血药品,能治疗缺铁性贫血_____
(2)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_____
(3)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在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_____
(4)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
16.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
(2)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
(3)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试写出H2S气体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
(2)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
(3)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试写出H2S气体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
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_____,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8.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三次检验的结果如表所示.阅读表后回答:
(1)表中第_____次结果肯定不准确,理由是_____;
(2)为验证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又另取某溶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_____(填物质名称),目的是检验_____并除去该微粒;
②加入过量的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过滤;本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向滤液中加入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序号 |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
1 | KCl、K2SO4、Na2CO3 |
2 | Na2SO4、BaCl2、K2CO3 |
3 | Na2SO4、KCl、K2CO3 |
(1)表中第_____次结果肯定不准确,理由是_____;
(2)为验证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又另取某溶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_____(填物质名称),目的是检验_____并除去该微粒;
②加入过量的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过滤;本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向滤液中加入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