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83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0

1.简答题(共1题)

1.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数据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烧杯及剩余物的质量/g
150
12.5
158.1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白磷燃烧D.美酒飘香
3.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4.
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7H10O5)。由它合成的“达菲” (C16H31O8N2P)是抗甲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莽草酸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2.7%
C. 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    D.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5.
“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A. Cr2(SO43   B. CrCl2 C. Cr2O3     D. K2CrO4
6.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最好是用:(  )。
A.带火星的木条B.灼热的木炭C.燃着的木条D.澄清的石灰水
7.
我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治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8.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只有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只有②③

3.选择题(共1题)

10.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在评价哪一事件(  )

4.填空题(共4题)

11.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 氯化亚铁____________; ②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③ 氮气______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12.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增色添加剂,可能使人体致癌,其化学式为C16H12N2O
请回答:(1)苏丹红一号中C、H、N、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丹红一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13.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某种具有吸附性的物质的主要成分,B、C都是氧化物,通常为无色气体,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A、B、C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B的用途 (只答一点),在一定条件下,气体B会变成固体,固体B又叫    
(3)写出A物质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C物质燃烧转化为B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C物质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_
(2)实验室欲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__  和收集装置 (填编号)连接。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的氧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4)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有关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