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慷慨kǎi 匿笑nì 骇人听闻hài |
B.着落zhuó 羞怯què 刨根问底páo |
C.蜷伏juàn 掺和chān 花团锦簇cù |
D.应和yìng 炫耀xuàn 哄堂大笑hòng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春天是花枝招展的少女,那么冬天就应该是银发满头的老人了。 |
B.“闯红灯”是极其危险的,一旦引发交通事故,将造成不可救药的损失。 |
C.校园里大片的紫荆花开得正盛,掩映在典雅的教学楼旁,真是美不胜收。 |
D.我指着光荣榜上的名字,眉开眼笑地对妈妈说:“瞧,我多有实力啊!”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图书馆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B.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人们出行难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
C.广州塔南广场自亚运会后重新亮相,以全新的绿化和观景台来迎接市民与各方来客。 |
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
5.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今天是我们家搬入新居的好日子。酒席上,爸爸笑着对大家说:“各位高朋光临寒舍,是我们全家莫大的荣幸,在此身边感谢!”邻居老张马上站起来说:“愚兄见外了,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啦。”
今天是我们家搬入新居的好日子。酒席上,爸爸笑着对大家说:“各位高朋光临寒舍,是我们全家莫大的荣幸,在此身边感谢!”邻居老张马上站起来说:“愚兄见外了,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啦。”
A.高朋 | B.寒舍 | C.荣幸 | D.愚兄 |
2.字词书写- (共1题)
6.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 (《咏雪》)
(2)闻之于宋君 (______) (《穿井得一人》)
(3)尊君在不 (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
(4)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 (《诫子书》)
(1)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 (《咏雪》)
(2)闻之于宋君 (______) (《穿井得一人》)
(3)尊君在不 (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
(4)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 (《诫子书》)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目似暝,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
B.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 |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与日去 |
D.一狼得骨止 止增笑耳 |
(1)目似暝,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户把担中的骨头全扔给了狼,可狼还是紧跟着他,说明狼很贪婪。 |
B.屠户依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表明屠户决定抵抗。 |
C.屠户早就明白前狼装睡的伎俩,抓住时机用刀劈狼首,足见他的机智。 |
D.狼是狡诈阴险的,但是终归会被人类战胜,可见人类的勇敢与智慧。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毽子里的铜钱
琦君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吧。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我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了过来,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给你就是了。”她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我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叮叮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慈祥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让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粽子里的乡愁》,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老人送“我”小山薯——①___——“我”给老人铜钱——老人再送“我”小山薯——②___
【小题2】下面句子中两处“愣愣地”分别表现了老人和“我”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小题3】你认为二婶会补给老人一枚铜板吗?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琦君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吧。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我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了过来,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给你就是了。”她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我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叮叮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慈祥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让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粽子里的乡愁》,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老人送“我”小山薯——①___——“我”给老人铜钱——老人再送“我”小山薯——②___
【小题2】下面句子中两处“愣愣地”分别表现了老人和“我”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小题3】你认为二婶会补给老人一枚铜板吗?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5.语言表达- (共1题)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