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探究一)向放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图所示):

(1)蜡烛燃烧变化的现象是: 。
(2)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于 (写出用途)。
(探究二)利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如图所示,


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将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如图二所示的现象。再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
两次读数 (填“是”或“否”)相等。理由是 。
(探究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溶于水,不参加反应且呈中性)。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有盐酸或碳酸钠。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甲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 | 试液变红 | 有盐酸 |
乙 |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 | |
(探究四)某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6.0g纯碱样品的烧杯里加入40.0g盐酸,实验测定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3.8g,且溶液显酸性。(假设纯碱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6题)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B.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
C.该材料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
D.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
| 物 质 | 杂 质 | 除杂试剂 | 提 纯方法 |
A | CO2 | CO | O2 | 点燃 |
B | KCl | MnO2 | 水 | 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
C | NaCl | Na2CO3 | 硝酸 | 足量加入硝酸溶液 |
D | Cu(NO3)2溶液 | AgNO3 | Cu粉 |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
A.A | B.B | C.C | D.D |
A.NH4HCO3 | B.(NH4)2SO4 | C.CO(NH2)2 | D.NH4Cl |
4.选择题- (共11题)
先计算,再看看有什么规律.
24×11={#blank#}1{#/blank#}
35×11={#blank#}2{#/blank#}
57×11={#blank#}3{#/blank#}
规律是:{#blank#}4{#/blank#}
根据上面的规律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6×11={#blank#}5{#/blank#}
23×11={#blank#}6{#/blank#}
37×11={#blank#}7{#/blank#}.
先计算,再看看有什么规律.
24×11={#blank#}1{#/blank#}
35×11={#blank#}2{#/blank#}
57×11={#blank#}3{#/blank#}
规律是:{#blank#}4{#/blank#}
根据上面的规律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6×11={#blank#}5{#/blank#}
23×11={#blank#}6{#/blank#}
37×11={#blank#}7{#/blank#}.
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916年5月中旬,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从玛丽恩温泉给他的女友菲莉斯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想,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且马上坐车回家的话,那么今后我必须强求重新回到这儿。”关于这段话的意义,有的西方学者指出,卡夫卡可能知道汉语中“落叶归根”这一成语。或许他在这里指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布拉格讲德语的犹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犹如一个在欧洲的中国人;又或许他联想到自己身体羸弱,同当时欧洲人眼里的中国人一样弱不禁风。总之,关于这段话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说。但是,不管怎样,我想,这段话表明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充满了热情和亲切感,他与中国文化有泛泛之交,以及他对古老的中国的理解和向往,而这一切以后又体现在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中。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红墙女作家”顾保孜倾力创作的《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除了拥有第一手史料外,张弛有度的叙述和一波三折的戏剧感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成为近期叫好又叫座的社科类图书。该书和韩寒的《独唱团》在排行榜上成掎角之势。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红墙女作家”顾保孜倾力创作的《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除了拥有第一手史料外,张弛有度的叙述和一波三折的戏剧感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成为近期叫好又叫座的社科类图书。该书和韩寒的《独唱团》在排行榜上成掎角之势。
找出下面这段话中影响连贯性的两个句子并加以修改,使整段话通顺连贯。
①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扮演与平时的自己不同的角色。②就拿我来说吧,平时我从不欺骗师长。③但有一次,为了朋友,我撒谎了。④谎言一下子被老师看穿了。⑤把我内心的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⑥我顿时觉得自己像一个贼。⑦人家揪住了我。⑧送到众人面前展览。
影响连贯的句子{#blank#}1{#/blank#}(填序号),该句改写为:{#blank#}2{#/blank#}
影响连贯的句子{#blank#}3{#/blank#}(填序号),该句改写为:{#blank#}4{#/blank#}
5.多选题- (共1题)

A.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30℃时,氯化铵、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C.将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
D.将6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
6.填空题- (共5题)
(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①石油、②酒精、③汞、④合成橡胶,请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①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
②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
③可做汽车轮胎的材料是
④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2)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 ②干冰

(1)水通电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中A管生成的气体质量是 ;
(3)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目的是
;
(4)停止实验时剩余“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1)需要氢氧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代号表示);C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
(3)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为 。
(1)“低碳城市”的建设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能减缓 的程度;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请你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做法: 。
(2)法国化学家PaulSabatier采用“组合转化”技术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近来有科学家提出利用“碳捕捉技术”来降低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足量的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把CaO放入反应分离室中与H2O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此反应,氧化钙可用作食品 剂。
③“反应分离”中,得到固体物质的基本操作是 ,该固体是碳酸钙。
④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4)取10g碳酸钙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了2g二氧化碳 |
B.剩余固体质量为5g |
C.生成了5.6g氧化钙 |
D.剩余碳酸钙的质量为8g |

(1)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的可能是 作用。
(2)A是 (填化学式,下同);Z是
(3)反应④、⑤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4)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共有 种。
7.实验题- (共1题)
。
用下面两种精心设计的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氧气的蒸馏水配置FeSO4溶液与NaOH溶液,然后反应制备。

a.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采用 的方法。
b.如图所示,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试管中油层的作用是 。
方法二:用如图装置来制备。

a在装置Ι中加入Fe和稀H2SO4,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装置Ⅱ中加入NaOH浓溶液。
b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下列步骤,其顺序为
①气密性检查 ②气体验纯
③加入试剂塞紧橡皮塞 ④打开止水夹 ⑤夹紧止水夹。
c.写出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