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 ![]() | |
|
7.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
8.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 |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于去除油污 |
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 |
2.选择题- (共10题)
14.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15.
2016年是中共诞生95周年。在这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独立、自由、富强。解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艰难选择,探索新路
材料一:“在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步骤二:旗帜领航,成就辉煌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步骤三:继往开来,面向未来
3.填空题- (共5题)
20.
守恒思想是以定量的角度观察化学世界的永恒主题。
(1)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测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
是_______。
(2)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中加入50g水,所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_______。
(3)为适应铁路高铁时代提速的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yAl + Fe2O3
Al2O3 + yFe 进行焊接,该化学方程式中的y值为_______。
(4)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
N2↑+Cl2↑+2O2↑+4X。则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5)将56g一氧化碳在3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1)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测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
是_______。
(2)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中加入50g水,所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_______。
(3)为适应铁路高铁时代提速的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yAl + Fe2O3

(4)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5)将56g一氧化碳在3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21.
生活离不开水,水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中的纱网可以将水和茶叶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2)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
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① NH2Cl由_____种元素组成,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②臭氧水是臭氧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性。 “水立方”还设计了循环用水、收集应用雨水等系统,达到了____的目的。
(1)茶杯中的纱网可以将水和茶叶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2)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
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① NH2Cl由_____种元素组成,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②臭氧水是臭氧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臭氧属于单质 | B.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
C.臭氧水是氧化物 | D.臭氧水是混合物 |

22.
(6分)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2)30℃时,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依据上表中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4)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范围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2)30℃时,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依据上表中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4)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范围是 。
23.
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4.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A、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A、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