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791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23

1.推断题(共1题)

1.
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石灰石,D为蓝色沉淀,C和E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I为生命之源.“→”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   ,I   
(2)写出合理的C和E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F中一定含有     ,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2.简答题(共1题)

2.
根据下列两组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两组实验都用到的仪器是  
(2)指出甲实验中的不正确操作
(3)乙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②→         

3.计算题(共1题)

3.
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6题)

4.
”、“”、“”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及数目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减少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算量数之比是1:2:2
D.原子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5.
如表中各物质名称、化学式和所属分类都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A
烧碱
Na2CO3

B
氧化铁
Fe2O3
氧化物
C
煤炭
C
单质
D
熟石灰
CaOH

 
A.AB.BC.CD.D
6.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7.
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A.B.C.D.
8.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因“C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C蛋白是一种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遇到甲醛、硫酸铜等会失去生活理性
B.蛋白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蛋白质在牛奶、米饭、豆腐中含量丰富
D.H7N9禽流感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可以利用高温来消毒
9.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及其合金,且合金的性能优于金属
B.玻璃属于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C.有机物合成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在汽车轮胎、棉花、塑料制品中都存在
D.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塑料和铁丝复合而成

5.选择题(共6题)

10.下面三个命题:

①若 {#mathml#}{x=ay=b{#/mathml#} 是方程组 {#mathml#}{|x|=22xy=3{#/mathml#} 的解,则a+b=1或a+b=0;

②函数y=﹣2x2+4x+1通过配方可化为y=﹣2(x﹣1)2+3;

③最小角等于50°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blank#}1{#/blank#}.

11.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blank#}1{#/blank#}.

12.某专卖店有A,B两种商品,已知在打折前,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用了1080元,买50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用了840元,A,B两种商品打相同折以后,某人买500件A商品和450件B商品一共比不打折少花1960元,计算打了多少折?
13.某专卖店有A,B两种商品,已知在打折前,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用了1080元,买50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用了840元,A,B两种商品打相同折以后,某人买500件A商品和450件B商品一共比不打折少花1960元,计算打了多少折?
14.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记为M,自变量x=﹣1和x=5对应的函数值相等.若点M在直线l:y=﹣12x+16上,点(3,﹣4)在抛物线上.

6.填空题(共2题)

16.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天然循环的角度看,该元素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B.蒸馏法C.过滤法D.电解法
该过程是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你还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资源?   (写一种)
17.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的是     (填“甲”或“乙”).
(2)20℃时,乙的溶解度为    
(3)下列实验中:10ml水XYZ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X”或“Y”或“Z”);若三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或“=”表示出来)

7.实验题(共1题)

18.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
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     
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  ;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