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下面摘录了某些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A.将带有铜绿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
B.镁条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强光,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浓厚的白色烟雾 |
D.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
5.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②⑥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②⑥
6.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
7.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组成的 |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
C.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
8.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30℃时的1g熟石灰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不计溶液损失,再将得到的溶液降温到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0℃时所得的溶液质量为101g |
B.降温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小 |
C.向熟石灰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熟石灰变蓝色 |
D.20℃时敞口静置一段时间后,则溶液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 |
9.
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向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再加5克KNO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7.6% | B.24.0% | C.31.6% | D.34.9% |
11.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变性 |
D.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
12.
仅使用下列药品和仪器就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 )
药品:稀硫酸、大理石、锌粒、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水槽、集气瓶、玻片。
药品:稀硫酸、大理石、锌粒、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水槽、集气瓶、玻片。
A.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 B.氢气、氧气 |
C.二氧化碳、氢气 | D.氢气 |
13.
苏州一直实施的“蓝天工程”目的就在于治理PM2.5等大气污染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它包括
①节能减排,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和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
③禁止垃圾、秸秆焚烧
④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和快速交通
⑤提升车用燃油品质,推广新能源汽车
⑥禁止开私家车,选择绿色出行
①节能减排,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和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
③禁止垃圾、秸秆焚烧
④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和快速交通
⑤提升车用燃油品质,推广新能源汽车
⑥禁止开私家车,选择绿色出行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⑥ | D.①②④⑤ |
14.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中下部,摆动手腕 |
D.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时,滴管的伸入试管内且尖端触及干净的试管内壁 |
15.
下图容器中分别存放药品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A.①碳酸氢铵② 蒸馏水③ 氢氧化钠溶液④ 盐酸溶液 |
B.① 碱式碳酸铜② 氢氧化钠溶液③ 酚酞溶液④ 盐酸溶液 |
C.① 盐酸溶液② 氢氧化钠溶液③ 酚酞溶液④ 碱式碳酸铜 |
D.① 碳酸钙②盐酸溶液③ 酚酞溶液④ 氢氧化钠溶液 |
2.选择题- (共9题)
3.填空题- (共4题)
25.
(2分)现有下列变化:①镁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②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③给水通直流电;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用电热水壶给水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变化中,属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的是(填序号) ;
(2)现有下列选项:a.原子的数目;b.元素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e.元素的化合价.在变化②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
(1)在上述变化中,属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的是(填序号) ;
(2)现有下列选项:a.原子的数目;b.元素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e.元素的化合价.在变化②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
27.
(8分)我市初三学生5月16日进行理化实验操作考核,其中一项是“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 ___g,右边的托盘上需放左边的托盘相等质量的纸,其目的是 ;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 ;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并在方框中
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5)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
G.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 ___g,右边的托盘上需放左边的托盘相等质量的纸,其目的是 ;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 ;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并在方框中

(5)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
B.氯化钠固体不纯; |
C.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 |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
G.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
28.
下列是酸、碱、盐的一些用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患者: 。
(2)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3)用烧碱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以减少污染: ,该反应 (是不是)复分解反应。
(4)将少量硫酸铵晶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研磨一段时间后,在研钵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
(5)工业生产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烧碱、氯气、氢气:
。
(1)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患者: 。
(2)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3)用烧碱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以减少污染: ,该反应 (是不是)复分解反应。
(4)将少量硫酸铵晶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研磨一段时间后,在研钵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
(5)工业生产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烧碱、氯气、氢气:
。
4.实验题- (共1题)
29.
(9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
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④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
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
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④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
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