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兴仁中学初三第三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77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5/29

1.单选题(共9题)

1.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点燃煤气
2.
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Na2SiO3,请判断硅元素的化合价
A.+2 B. +3 C. +4 D. +5
3.
国家大剧院玻璃外墙采用了“纳米自洁玻璃”,即让玻璃穿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外套,从而使玻璃具有自洁、消毒、杀菌等功能.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2C.-4D.+4
4.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水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一氧化碳可燃、氧气助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 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一一水分子停止运动
D.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5.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了2%,则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
A.1g B.5gC.9gD.10g
6.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
C.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7.
小明同学在复习阶段在笔记本上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2;
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③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的乳化功能;
④小明家的农作物出现了叶色发黄、倒伏现象,他选择了KNO3肥料;
⑤用点燃的方法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⑥雨水的pH=5.6,该雨水为酸雨;
⑦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
⑧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⑥B.②④⑧C.②⑤⑦D.④⑦
8.
小红同学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Na2CO3正与BaCl2发生反应
B.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C.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
D.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溶液中BaCl2与Na2CO3恰好反应完全
9.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2.选择题(共2题)

10.已知函数f(x)=(1+cos 2x)sin2x,x∈R,则f(x)是(  )
11.已知函数f(x)=(1+cos 2x)sin2x,x∈R,则f(x)是(  )

3.填空题(共1题)

12.
(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反应。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中:____,____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