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1)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下表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11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具育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②16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图中分别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x=12,则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①11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具育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②16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图中分别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x=12,则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2.
(4分)下图为某种维生素C(简写Vc,化学式:C6H8O6)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人体缺乏维生素C就会患____________病。
(2)“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3)176g“Vc”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_________g。
(4)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_________ 片。

(1)人体缺乏维生素C就会患____________病。
(2)“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3)176g“Vc”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_________g。
(4)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_________ 片。
2.计算题- (共1题)
3.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密度为1.1g/mL)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3.单选题- (共4题)
7.
有一种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这种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能清除可燃物 |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4题)
9.
(4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10.
(4分)(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P点的含义是 。
②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是 g。
③将t2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2)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最小范围是 。

①P点的含义是 。
②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是 g。
③将t2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2)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1.
(4分)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2个氢原子________;
(2)骨质疏松、佝偻病患者可能是缺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
(4)一种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
(1)表示2个氢原子________;
(2)骨质疏松、佝偻病患者可能是缺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
(4)一种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
12.
(12分)(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F装置中的水变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E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随开随关,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现象是 __________;b处现象是 __________、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F装置中的水变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E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随开随关,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现象是 __________;b处现象是 __________、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