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2018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07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选择题(共1题)

1.直线l1经过点A(m,1),B(-3,4),直线l2经过点C(1,m),D(-1,m+1),当l1∥l2或l1⊥l2时,分别求实数m的值.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下面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些错误,请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不超过五处)。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春天,种在庭院里的杏树开出花来,粉色花瓣洒落一地。夏初,栀子花一开上百朵,到了盛期,把花采下来分送给邻居。摆在房间里和头发上,都是那么香。阳光明媚的酷暑午后,从院子里悄悄走出来,来到大溪涧边上,踩着清凉溪水底下的鹅乱石,小鱼小虾盲目地撞到脚背上。秋深天空蓝得格外高远,空气也清洌。而冬天夜晚的大雪总是来得贼兮兮的,清晨推开窗,才惊觉天地已经白莽莽一片。大自然的美,从来都是丰盛端庄的。
3.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①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知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
②……可当他后来观察到,黄蜂、蚊子与苍蝇不是象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而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嗡声时,与其说他的好奇心越发强烈了,毋宁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因为他的全部阅历俱不足以使他理解和相信:蟋蟀尽管不会飞,但它却用翅膀而非气息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嗣后,当以为除了上述声音方式之外,几乎已不可能另有他法时,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风琴、喇叭、笛子和弦乐器,种类繁多,直到那种含在嘴里,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用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而吹奏的铁簧片。这时他以为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无论睹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振动躯壳或其它什么部位。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它折断,要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针刺透了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它声音一道窒息。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的说知道某些方法,但它笃信还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
③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故此,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某种宽宥的,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点,因为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法形成。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天际的彗星,不了解它的成因何在,更应当予以谅解了。
【小题1】【小题2】选文选自《智慧的灵光》,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表达的最重要的智慧经验。
【小题3】【小题4】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把第②段中划线句的意思说得更直白些。
【小题5】【小题6】作为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为何说“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某种宽宥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小题7】【小题8】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试结合具体内容探究选文在说明事理上的两个主要特色。

3.名著阅读(共1题)

4.
下面是关于《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表述,先划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改正。
(1)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祥子百无聊赖地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从别人口中得知曹先生摔伤了,心里很难受,但曹先生却安慰他不要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共1题)

5.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④市马,马今至矣。”⑵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涓人:宫中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④能:能出高价。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 骈死于槽枥之间     ⑵ 一或尽粟一石
以报君   ⑷ 天下必以王为能
【小题2】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小题3】(甲)(乙)两文中最能表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话是哪一句?
【小题4】(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有什么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