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72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9

1.计算题(共1题)

1.
过氧化钠(Na2O2)因为能与水、CO2等反应产生氧气而作为供氧剂。现将39克Na2O2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O2 +2H2O =4NaOH + O2↑。
(1)请计算生成NaOH和O2的质量。
(2)若反应开始时水的质量为69克,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2.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
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________。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A.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生成的一氧化氮可以作为氮肥
B.生成的二氧化氮可以作为氮肥
C.生成的硝酸盐可以作为氮肥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淑平同学在我市某食品厂生产的盒装饼干中,发现盒内有一小包东西,其上标有“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淑平决定对这包干燥剂展开探究。
(1)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触摸杯壁,感觉有点热。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物和滤液。
(2)联系到空气成分和CaO的性质,她对白色沉淀物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 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____(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判断其它几种假设的合理性,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否定假设____________。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少量沉淀物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只有假设______合理。
(4)从此,淑平同学明白了:
①“请勿食用”是因为该干燥剂吸水后具有_________性且_________热。
②该干燥剂吸水后会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CaCO3。写出CaO变质生成CaCO3的最后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气中的水份、氧气等能引起食品变质。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等包装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缓食品变质。

4.单选题(共4题)

4.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5.
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H2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B. 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
C. 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2N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
6.
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
A. 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
B. 家庭用煤气做饭
C. 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D. 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7.
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节约意识
C.安全常识
D.环保意识

5.选择题(共8题)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0.不等式tanx≤-1的解集是 ( )
11.先后抛掷骰子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12.设集合,,则(   )
13.设集合,,则(   )
14.设集合,,则(   )
15.为两个事件,且,则当(    )时一定有

6.填空题(共7题)

16.
下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右上角横线上应填写 ;图a中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写出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  
(3)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下图适当的圆圈内,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正确的关系图。
17.
化学用语
(1)从给定的化合价:的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两种元素,写出6个化学式: ①

(2) 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①氯化钙:CaCl 改正 ,原因
②五氧化二氮:N2O5 改正 ,原因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①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 Hg + O2
改正 ,原因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点燃SO2
改正   
原因  
18.
(5分) 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氢、氧、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请你计算标签中每支口服液含锌元素的质量为    mg。
19.
(9分)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明在探究水的组成时(装置如下图①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小明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下图②所示),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3)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如果一瓶矿泉水和一瓶蒸馏水被撕去了标签,你如何区分这两瓶水
(4)银川市为严重缺水城市,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通过集中处理后排放B.实施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监控
C.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做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20.
(6分)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有的人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__________________。
(2)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根据下列物质的用途,写出对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氧气可以用少量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 ;
(2)用红磷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3)冬天家里的地热用天然气作燃料:   ;
(4)利用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焦炭把铁从铁的氧化物里还原出来,冶炼铁:
   
22.
下图所示的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3.
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看到木条_________,表明已收集满。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_______(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6)写出用装置A制取另外2种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和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