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度安徽省六安三中初三第二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71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5/17

1.选择题(共12题)

1.

已知a、b是一元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a2b+ab2的值是(  )

2.

已知a、b是一元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a2b+ab2的值是(  )

3.

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4.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3=0的两根为x1,x2,且满足x1x2﹣x1﹣x2=1,则m的值为(  )

5.

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  )

①对顶角的平分线;

②邻补角的平分线;

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

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6.

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  )

①对顶角的平分线;

②邻补角的平分线;

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

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7.

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  )

①对顶角的平分线;

②邻补角的平分线;

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

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8.

下列各式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9.

与图所示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

10.

与图所示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

11.

点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

12.

点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

2.单选题(共9题)

13.
下图是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省略),其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转化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4.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泥水
C.生理盐水D.植物油
15.
佛山市三水健力宝厂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16.
下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特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结晶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变成饱和溶液
17.
冬天,人们常用甘油溶液护肤使皮肤保护湿润,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配制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溶液500g,所需甘油的质量为
A. 50g B. 40g C. 400g D. 100g
18.
向某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19.
下列各图均表示某些酸、碱、盐溶液间的混合,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20.
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呈碱性的物质是
物质
洗涤剂
食盐水
柠檬汁
胃液
pH
12.2
7.0
2.5
1.2
 
A.柠檬汁B.食盐水C.洗涤剂D.胃液
21.
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能与指示剂作用B.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C.能解离出H+D.都含有氢元素

3.填空题(共4题)

22.
⑴有铁、氧气、水、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稀盐酸、稀硫酸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按照每小题的题意,各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不可重复):
①固体质量增加的化合反应:
②液体质量减少的分解反应:
③溶液质量增加的置换反应:
④有水生成的中和反应:
⑵“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NO2、CO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3分)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⑴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⑵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常在自制净水器中加入  
⑶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24.
(5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2)M点表示的意义是     
(3)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填写序号)
(5)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25.
(7分)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无色溶液(溶质为H2O2),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来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测得过氧化氢溶液42.5g,加入1 g MnO2,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容器中剩余物质量为41.9g。 请回答:
(1)实验室用分解双氧水的方法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应为_________。
(2)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放出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计算过程按步骤写在答卷纸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