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夏镇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模拟题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07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háo)呜  (páng)徨 仰(mù)  (xīān)为人知
B.(hè)然   (shuāi)微 (dié)起  气冲(dòu)牛
C.高(biāo) (xiào)对  调(gāng) 深(wù)痛绝
D.(mǒ)杀  机(zhù)  澎(pài)   (jiǒng)乎不同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慷慨淋漓  哺育  狂澜  屏障  山巅
B.目不窥园  深霄  元勋  懊悔  震悚
C.沥尽心血  机杼  斑澜  怪诞  田垄
D.锲而不舍  蚱蜢  愧作  阻抑  祈祷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春,群芳吐艳,点点暖意点缀着校园,这与深冬的校园景致迥乎不同。
B.雷锋,短短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妇孺皆知的重要人物。
C.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D.经过数十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了。
4.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5.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B.在校园安全排查中,政教处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C.学校统一着装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攀比的风气。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6.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B.《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C.《黄河颂》一诗按序曲——主体——尾声的顺序对黄河进行赞颂,通过对黄河的描写,抒发学习黄河精神的强烈愿望。
D.法国作家都德的散文《最后一课》,文章以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表达了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题文)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①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②阴霞:山北面的云霞。③远岫(xiù):远处的峰峦。④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小题1】(小题1)诗的颔联写眺望远山所见美景,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小题2】(小题2)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蝉噪”“鸟鸣”与“林静”“山幽”矛盾吗?为什么?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 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 ⑵ 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
⑶ 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 ⑷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文中孙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
【小题4】劝说是一门艺术,吕蒙从“但有武略”的战将变成“学识渊博”的帅才,得力于孙权的巧言劝导。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孙权是如何进行劝导的?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现代文阅读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小题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
【小题2】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小题3】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小题4】为什么作者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5.作文(共1题)

10.
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