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如图所示,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称量燃烧前(镁条)、后(石棉网上灰烬)的质量,发现不相等。

①小明认为镁条燃烧后“石棉网上灰烬的质量”应较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增加,而康康则认为质量应减少。试陈述两位同学的理由。
②若使上述镁条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改进?

①小明认为镁条燃烧后“石棉网上灰烬的质量”应较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增加,而康康则认为质量应减少。试陈述两位同学的理由。
②若使上述镁条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改进?
2.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试从分子角度解释这是为什么?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3)日常生活中,房屋着火时用水来灭火,这利用的灭火原理主要是什么?
(1)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试从分子角度解释这是为什么?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3)日常生活中,房屋着火时用水来灭火,这利用的灭火原理主要是什么?
2.计算题- (共1题)
3.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如图
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里,几位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
①小刚同学用浓度为15%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用浓度为8%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现小刚同学收集到相同体积二氧化碳的速度比小同学快,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②小平同学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也能制得CO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提示:BaCO3是白色、难溶于水)
(5)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可燃性等,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6)称取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6g.试计算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的质量分数.
(1)如图

|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里,几位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
①小刚同学用浓度为15%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用浓度为8%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现小刚同学收集到相同体积二氧化碳的速度比小同学快,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②小平同学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也能制得CO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提示:BaCO3是白色、难溶于水)
(5)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可燃性等,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6)称取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6g.试计算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的质量分数.
3.选择题- (共8题)
4.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是 {#blank#}1{#/blank#},它北起{#blank#}2{#/blank#},南至 {#blank#}3{#/blank#},铁路全长1956千米。
5.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限划分的主导因素是{#blank#}1{#/blank#}。青藏高原{#blank#}2{#/blank#}、{#blank#}3{#/blank#}资源丰富。
11.西北地区属{#blank#}1{#/blank#}地貌,{#blank#}2{#/blank#}作用形成的。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blank#}3{#/blank#},{#blank#}4{#/blank#}是最长的内流河。
4.单选题- (共4题)
13.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Mg、p、Ag |
B.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
C.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
14.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5.填空题- (共6题)
18.
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 .
(3)配制6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所配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 .
(3)配制6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所配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