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城北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6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窗扉(fēi)  绮(qǐ)丽   戏谑(nüè)  惟妙惟肖(xiào)
B.庇荫(yìn)  轩(xuān)昂   贮(zhù)存  叱咤(zhà)风云
C.癖(pī)好  谮(zèn)害   苋(xiàn)菜  扣人心弦(xuán)
D.蓬蒿(gāo)  哂(shěn)笑  伧(cāng)俗  无动于衷(zhō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渺茫  迥然  根深缔固  黯然失色
B.仰慕  慰籍  引颈受戮  如法炮制
C.枯燥  吞噬  不可理谕  矫揉造作
D.沉湎  黝黑  前仆后继  相形见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疯了。
B.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诚惶诚恐,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B.要实现梦想,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C.美的对象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因为它有有种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获“宋庆龄文学奖奖金”,《孤独之旅》就选自这部作品。
C.“总角” “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笄”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成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般揭示蕴含的道理。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想象奇特、引人入胜。
C.《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二任首领。
D.《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骨头被刮得嚓嚓作响,关羽与马良从容下棋,这一情节刻画出他意志坚强的形象。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完成下列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小题2】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小题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 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小题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D.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一心,一定)
【小题4】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小题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池莉
①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许多人 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那么,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
②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因此,高贵 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 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③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④我以为,阅读是越早越好。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 别敏感。人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弟妹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⑤阅读要主动积极,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要被手机、电脑以及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剥夺。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的时 候,请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任何东西都能让你安静平和。
⑥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我是读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地理解,要有由浅入深的人生转换。
⑦我建议到一定时候,要读一点哲学。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读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这是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的。他的哲学书就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受鼓舞。当下,现实,每日每时,都是生活的要义。一个人要学会过好每一刻,是柏林哲学思想之一。
⑧读书就是要懂得享受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个时刻。我们很多人不顾现实沉于遥远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致命的幻觉。还有许多现实中的是非判断,比如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人人都懂。
⑨因此,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⑩我们不需要记得太多,记住这一句话就很好。
(选自《智慧与思维》2016年02期)
【小题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
B.生命在与读中高贵与优雅。
C.坚持阅读,就是获得精神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D.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小题2】下列对文本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B.第⑤段画线句采用了论证方法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C.第⑥段至少采用了两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D.第⑦⑧段都已事实论据为主,第⑺段举了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的例子,第⑻段写了“伤害他人是绝对的对过”的例子。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 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自己3岁就可以阅读为例,来论证阅读越早越好。
B.高贵与优雅,就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
C.文章从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和享受生命四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D.文章第⑨⑩段总结全文,再次明确阅读的目的。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槐花开了
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
一到花开的季节,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盛开着的,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微风轻拂之下,颤颤巍巍;尚未开放的,像是婴儿的小脚丫,肉乎乎的,细腻白嫩中泛着柔光,在碧绿的槐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
古人对于槐花的描述,多有伤感。比如张籍的“街北槐花傍马垂”,朱庆馀的“绿槐花堕御沟边”,子兰的“满地槐花乱草生”,里面都满含凄清之意,而白居易的“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更使人徒增凄凉。反观现在,那古人笔下的槐花,又哪里比得上眼前的清香莹润、柔情满怀呢?
槐花并不陌生。男人少年时,家境不好,槐花就成为少有的美食。几个小伙伴们一起,扛一根绑着镰刀的长长的竹竿,去割槐花。刚摘下来的槐花甜甜的,你拿一串,我抢一把,嚼在嘴里满口香甜。捋一小篮儿,母亲下地回家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滴,拌面,蒸上,出锅,加点蒜泥,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餐。槐花,在那个衣食尚不丰盈的年代里,在那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成了他最美好的回忆。
母亲病了,医生对男人说吃槐花蜜能补养身体。
于是,夫妻俩趁周末去找那些放蜂人,想买些纯正自然的带回家里。
养蜂人追着花香,追着蜂迹。在那槐花盛开的地方扎起帐篷,大桶小桶里装满了晶莹透明的槐花蜜。
“有上好的槐花蜜吗?”
“有,你们来的可正是时候。”
“真的假的?你莫要骗我,我可是买来给母亲治病的。”
“放心吧,你瞧瞧今年的槐花朵儿多大。”放蜂人开始找瓶子装蜜。
男人拿起瓶子,透明略带有微黄的蜂蜜上竟然浮着黑色的斑点。
“蜜蜂?”女人嘀咕道,语调中有点同情伤感,“竟葬身于自己千辛万苦酿成的蜜池中。”
“呀,你怎么灌进去了一只蜜蜂。”男人对放蜂人说。
放蜂人一瞧,真是,倒出来重新灌。这时,一只蜜蜂被蜜诱惑了过来,竟然不顾一切扑向了蜜瀑,顺着蜜流进了瓶子,在蜜湖里挣扎着。女人赶紧又将蜜倒回桶里,取下挂在门框上的网兜,将那蜜蜂从蜜桶里捞出。蜜蜂还活着,但还粘在网兜上,翅膀颤抖着。
“这只蜜蜂活不了了吧?”男人说。
女人不言,用手轻轻去拉蜜蜂的翅膀,企图将它从蜜的沼泽里拽出来。一点一点地,好像自己的孩子陷进沼泽里,不顾一切小心翼翼地救他,蜜蜂脱离了蜜淖。女人迅速地收回手,只见蜜蜂已慢悠悠地飞起来了。女人将手指紧紧咬住,啊,她被蜂蛰了,竟没有出声,脸上抽搐了一下,红了;俄顷,额头渗出汗,脸白了。
男人看到,心疼地问:“被蛰了吧?”
“没事,小时候读杨朔的《荔枝蜜》我就挺喜欢蜜蜂,不是不得已,这小生灵不会蜇人的。这次为了活命,才不小心蛰了我,不过这一蛰它可真的没命了。”
回家的路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很是诱人。
槐花开了!淡淡的洁白,淡淡的清香。蜜蜂轻轻飞舞,那嗡嗡嘤嘤的声音是蜜蜂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吧!
选自《中国作家网》2016年4月19日,荆北作,有删改)
【小题1】第四自然段有关槐花的回忆,写了哪几个具体情景?请简要概括。
【小题2】品味语言,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女人赶紧又将蜜倒回桶里,取下挂在门框上的网兜,将那蜜蜂从蜜桶里捞出。
【小题3】第三自然段引用描述槐花的古诗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4】本文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5.语言表达(共2题)

11.
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________________。
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12.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请指出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她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因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表现出色,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
②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③更有观众表示,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④不少人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⑤“大会”系列能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格调与“地气”齐飞,被不少网友激赏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A.①④②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①⑤③D.④①②③⑤

6.作文(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感谢有你,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