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06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慢(dài)    御聘(pìn)    抠门(kōu)    锲而不舍(qì)
B.酝酿(liàng)  抖擞(sǒu)    着落(zhuó)   近在咫尺(chǐ)
C.静谧(mì) 称职(chèn)   干涸(hé) 根深蒂固(dì)
D.灼热(zhuó)   粗犷(kuàng)  滑稽(jī) 骇人听闻(hài)
2.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学校里自来水龙头长流水现象早已司空见惯,现在要他们自觉
地节约用水,还要做很多工作。
B.王玲学习认真仔细,对作业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真是锱铢必较。
C.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D.我们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3.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C.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
D.“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发生,各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5.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见一只大麻雀,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  ,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①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②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
④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轻跳动。
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一文紧扣“温晴”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B.《皇帝的新装》一文用夸张想像的手法揭露了皇帝的丑态,启迪读者向真向善向美。
C.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方面内容,从而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D.《幼时记趣》出自明代作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本文紧扣“物外之趣”,写了三个场面。

2.字词书写(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
在凉山彝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净化一切。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cuì( )水冒出蒸汽,再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wū( )浊。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tuò( )沫淹灭。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zhóu( )心。
(《火把节之歌》)
 
 
 
 
 
 
 
 
 
 
 
 
 
 
 
 
 

3.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蛱蝶(jiá dié):蛱蝶科的一种蝴蝶。
【小题1】本诗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描绘其画面。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雷简夫移巨石》一文,完成小题。 
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选自《梦溪笔谈》)
【小题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塞山涧中
②人力不能去 
③雷简夫为县令
④度如石大
【小题2】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州县患之
A.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
B.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
C.方为秋田之害  (《以虫治虫》)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之大有如屋者。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4】读了《雷简夫移巨石》的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贾平凹的《泉》,完成小题。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地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小题1】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展开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小题3】小儿将树桩比作一口泉,“我”觉得小儿的发现很伟大,你觉得这个比喻好吗?为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小题4】文章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1.
阅读秦自民的《萤火虫的“闪光语言”》,完成小题。
①生物发光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有人注意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些地方表皮特别薄,薄得几乎透明。这层薄膜下面就是萤火虫的发光器。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光细胞层构成的,在这些细胞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发光细胞里含有一些奇妙的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早在1885年,法国科学家杜波伊斯就在实验室里提取了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是一种磷化物,是发光的主要物质。
②萤火虫发光的过程还得有氧气参加。萤火虫呼吸时,氧气从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荧光素接受三磷酸腺苷(即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由荧光素酶催化,激活的荧光素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就可以发出光亮。这些光经反光细胞反射,会更加光彩夺目。当然,萤火虫的发光过程是受神经系统控制的。它通过控制空气的流量,可以收放自如地使光变强、变弱或者熄灭,而发光器的启动则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
③萤火虫发光时几乎不发热,当萤火虫停在我们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烫着,当然,萤火虫更不会被自己的光烫伤,所以我们把它的光叫“冷光”。正由于是冷光,几乎没有热量的损失,因此,它用于发光所消耗的化学能,95%以上转变成了光能。主动发光毕竟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基本的共性,那就是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时最大限度地节省能量,因此萤火虫主动耗能发光必定是一种重要的求生手段。事实也正是如此。萤火虫收放自如地发光的确是一种重要的求生手段,那就是形成传递信息的“闪光语言”。
④有人认为萤火虫的闪光语言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人们认识得最清楚的是萤火虫闪光的求偶功能。萤火虫的美丽闪光,就像巧舌如簧的黄鹂啼鸣、美丽动人的孔雀开屏、威武雄壮的马鹿犄角,在求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闪光的明暗、颜色、长短、间隔、次数等不同,因此不同种类的萤火虫之间就不会交尾、繁衍后代,这样就形成了生殖隔离,保证了种群的稳定延续。
⑤夏秋时节晴朗的夜晚,一般来说,雄性萤火虫较为活跃,日落之后,常常主动四处飞舞并通过闪光表演来吸引异性,而雌性则停在草丛中羞涩地发出信号然后耐心等待。雄虫发现闪光后,就会迫降到离雌虫不远的草叶上,然后慢慢逼近到离雌虫十几厘米处,“嚓、嚓、嚓”发出连续而短促有力的闪光,这是求爱的语言。如果雌虫有意接受,它就朝雄虫羞涩地回应一次闪光。雄虫一见大喜,便美滋滋地靠过去,与雌虫甜蜜相会,当一回“新郎”。还有一种萤火虫,雌虫会按精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灭、亮灭”的信号,雄虫收到这一信号后,则以“亮灭、亮灭”的信号回答。它们用特定的闪光语言交谈,一旦建立感情,就飞到一起,结成配偶。
⑥萤火虫的闪光语言大都是用来传达爱的信息的,但有一种狡猾的萤火虫却将它发展为一种奇特的诱食方法。这种萤火虫的雌虫会模拟另一种萤火虫的闪光,骗得后者的雄虫飞来。如果克制不了贪欲,经不起色诱,当这只雄虫兴致勃勃地前来约会,并做着当新郎的美梦时,雌虫就会毫不客气地将其捕捉、饱餐一顿。
(节选自2015.4《百科知识》)
【小题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萤火虫的“闪光语言”的?
【小题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大都”能去掉吗?为什么?
(2)请指出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萤火虫为什么能“暗中明”?

6.语言表达(共1题)

12.
从下列上联中选择一个对出下联。
①品千古美文    ②爆竹声声脆
③八卦炉中逃大圣 ④绵绵春雨润万物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语文实践活动。
某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   目

年   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探究结果:
(2)任务二: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小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8.作文(共1题)

14.
大作文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  。

注意: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