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
3.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结合右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13O2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A.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13O2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4.
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 操作或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 黑色固体是Fe2O3 |
B |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 有红色物质生成 | 说明碳有还原性 |
C | 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 | 搅拌,水面有浮渣 | 该井水是硬水 |
D |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 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 分子间有间隔 |
A.A | B.B | C.C | D.D |
2.填空题- (共3题)
5.
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ⅹ=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1)氧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ⅹ=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6.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指出符号的意义:
(1)钾元素
(2)硫原子
(3)核内没有中子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
(5)三个硅原子 ;
(6)铜离子
(7)2H
(8)P
(9)4Cl﹣
(10)Fe3+ .
(1)钾元素
(2)硫原子
(3)核内没有中子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
(5)三个硅原子 ;
(6)铜离子
(7)2H
(8)P
(9)4Cl﹣
(10)Fe3+ .
7.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请用这些物质的序号填空:
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3.实验题- (共1题)
8.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O2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提出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O2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提出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