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659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简答题(共1题)

1.
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节能和减排的问题。如图是某种汽车的燃料燃烧过程示意图。

(1)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花塞的作用是_____。
(2)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充分压缩,有助于节省燃料,说明主要原因_____。
(3)乙醇的含碳量比汽油的低。分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对尾气中炭黑排放量的影响_____。
(4)利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两种空气中常见的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固体阻燃剂,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镁和水。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g氢氧化镁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氧化镁的质量_____。
(2)现将5.8g氢氧化镁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干燥的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4g。计算已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_____。

3.单选题(共15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玻璃破碎C.食物变质D.干冰升华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红磷B.牛奶C.矿泉水D.大理石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B.SO2C.CaSO4D.Cu(OH)2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HgOB.HNO3C.KOHD.NH4Cl
7.
亚硒酸钠(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8.
2019年是元素周期律发现150周年。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属于金属元素
B.氯的原子序数是17
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9.
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pH=2.3B.草莓pH=3C.菠萝pH=4.1D.木瓜pH=5.5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
11.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酸钙用作发酵粉
B.碳酸钠用作建筑材料
C.亚硝酸钠用于食品调味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2.
合理使用化学物质会造福人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B.用霉变的花生压榨食用油
C.用聚氯乙烯制电线绝缘层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
13.
空气中含量较多,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4.
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
15.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B.酒精C.氢气D.天然气
16.
下列人体必需的元素中,摄入量不足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A.铁B.钙C.碘D.氟
17.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豆腐B.黄瓜C.米饭D.瘦肉

4.填空题(共5题)

18.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_____、_____。
19.
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氧气和液氧都是由_____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_____。
(3)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_____的结果。
(4)氧气与碳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_____。
20.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
(3)t℃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4)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1.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性;灯泡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是因为_____。
(2)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3)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_____。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水能参与很多化学反应。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是最常见的_____。加入洗涤剂的水可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使油污发生_____现象。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化肥,当其含有的_____两种元素排入水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5.实验题(共3题)

23.
超氧化钠(NaO2)是一种固体供氧剂,可应用于家庭急救,其供氧的原理是4NaO2+2H2O=4NaOH+3O2↑.为探究长期存放的超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I.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Ⅱ.另取少量固体,用足量水溶解后,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实验过程中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I中现象能否判断超氧化钠已变质?说明理由_____。
(2)Ⅱ中现象可得出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没有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可取少量固体充分溶解后继续实验,需用到的试剂有_____。
(3)将I、Ⅱ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得到澄清溶液。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_____。
24.
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了得到相对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检验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的操作是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_,选择该装置的原因是_____。
25.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测定某废铜屑(含铜、铜锈、氧化锌)中铜元素的含量,以便合理回收金属,化学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分别用如下方法获取相关数据。

说明:铜锈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Cu2(OH)2CO32CuO+CO2↑+H2O;方法一所用部分装置如图;无水硫酸铜用于吸收水分。
(1)方法一中,过滤后所得滤液的溶质是_____;此步骤还可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理由是_____。
(2)结合图中装置,为测定废铜屑中铜元素的含量,方法一中需要称量并记录的数据有_____。实验中,待锥形瓶内的反应结束后,可用注射器向瓶内多次推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
(3)写出方法二中“……”处省略的两个实验步骤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