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①是就说是,非就说非,表里不二,决不为个人私利把谬误说成真理,把卑鄙誉为美德。
②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在这方面表现了崇高的品德。
③诚实,从本质上说,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
④更不为某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把真理斥为谬误,把善良诬为恶行。
⑤所以,诚实的人总是具有坚定的革命原则性,保持革命的气节。
⑥诚实的人尊重实际和真理。
A.③⑥⑤①④② | B.③⑥①④⑤② |
C.⑥②④③①⑤ | D.⑥①③④⑤② |
2.句子默写- (共1题)
按要求默写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维《使至塞上》)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赵翼《论诗》)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是豪迈者的气魄;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是奉献者的赞歌……
3.诗歌鉴赏- (共1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王金宝
诸葛亮真有呼风唤雨的神通吗?你看他在东吴修道坛,择吉日上坛,手持宝剑,披头散发,口中念念有词,装神弄鬼,还真把东风给“借”来了。其实,正如小说所描述,诸葛亮只不过根据自己懂得的气象知识和看天经验,预计这日可能要刮东风,装神弄鬼,目的是麻痹周瑜,他好趁火烧曹操80万大军之机逃脱。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和现代气象科学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由于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电子计算机、激光等先进技术在气象研究上的广泛应用,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台风、暴雨、寒潮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高更快。当代的“诸葛亮”不仅能借东风,而且能借西风。
1976年1月的一次核试验,地面要求必须有西风,而所在场区常年却盛行东北风,气象科技人员通过分析大量历史资料,寻找出现偏西风的规律,预计23日13时可出现偏西风,于是有关部门当机立断,决定在那天14时试验。结果,12点钟这个地方还在刮东风,一到13时果然转为西风。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试验发射运载火箭,需要良好的气象条件。可是5月17日,试验海域气象条件十分恶劣,时而乌云滚滚,时而大雨倾盆。18日的天气到底怎样?负责气象保障的气象工作者,在缺乏海域和广阔洋面天气预报资料的情况下,根据卫星云图分析,并结合他们多年的预报经验,慎重而果断地做出18日“气象良好,可以发射”的预报。结果第二天试验海域果然天气晴朗,他们为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做出了贡献。
目的并非是天气预报,而是人工影响天气,使几千年来人们的呼风唤雨神话变成现实。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人工降雨、人工消雹、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人工消雷电,以及用人工办法在短时间内削弱台风中心的最大风速,等等。
但以上这些人工影响天气的办法,目前还只能改变局部地区的天气。至于对大范围天气或气候的控制,只能提出一些设想。有人设想,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有冰雪覆盖的地方,撒播大量炭黑粉末,使冰雪融化;也有人设想,把大西洋的温暖海水用人工办法压进北冰洋中,使北极的冰层消失;还有人设想,在北半球北方的白令海峡筑一条大坝,阻止北方的冷海水进入北太平洋,由此改变北半球的气候。这样大范围的天气控制和气候改造,牵涉到巨大的工程以及改造对全球气候效应的准确预测,因此估计要到下个世纪才有可能进行。
【小题1】本文是介绍气象学知识的,却从诸葛亮借东风谈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2】第二段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小题3】第三、四段举了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小题4】全文主要说明研究气象学的两个目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当代的‘诸葛亮’不仅能借东风,而且能借西风”一句中,“当代的‘诸葛亮’”指 当代的气象科技人员。 |
B.现在,人工影响天气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几千年来人们呼风唤雨的神话早已成为了现实。 |
C.人们对改变大范围天气或气候的办法,提出了一些设想并开始付诸行动。 |
D.到下世纪,我们人类一定可以改变大范围的天气或气候,进而改变整个地球的气候。 |
5.语言表达- (共1题)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
学生的关键。文明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坚信
“滴水汇成河,千河聚成海”,(2)我们就能够缔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我选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勃A的草木,带来了对
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骄阳,带来了挺bá
B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C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
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D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睿智的沉思。
(1)给加点字注音。
憧(___________)憬 绚(__________)丽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pénɡ)______勃 挺 (bá)________
(3)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B、C、D处。
如金 苍翠 洁白 新绿
A处_________;B处___________;C处___________;D处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人们常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曾经的感动、悲哀或幸福,把自己的记忆、情绪和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在初三上学期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_________,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可从“搏”、“梦”、“变”、“泪”等字中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8.- (共1题)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3)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虽杀臣,不能绝也。
【小题3】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B.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 |
D.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之,起于鲁 |
1)(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______与________结合,才能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2)(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______________。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