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是增加还是减小?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实验如A图所示,乙设计的实验如B、C、D所示,他们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甲同学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
(实验结论)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_____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若要选择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必须要选择___的装置.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不能“点石成金”(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是增加还是减小?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实验如A图所示,乙设计的实验如B、C、D所示,他们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甲同学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
(实验结论)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_____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若要选择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必须要选择___的装置.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不能“点石成金”(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__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2.
将10克不纯的锌粒(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和足量的100克稀硫酸投入到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总质量为109.8克。(友情提示: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
(2)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________
(1)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
(2)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________
3.
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____。(写出过程)
(3)35.2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写出过程)
(1)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____。(写出过程)
(3)35.2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写出过程)
3.简答题- (共1题)
4.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4.单选题- (共14题)
7.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
B.Cu2+ 中的“2”表示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C.![]() |
D.3CO2中的“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10.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元素符号是Ga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A.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元素符号是Ga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1.
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g |
B.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
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 |
D.硫化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8.6%. |
14.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16.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5.选择题- (共3题)
6.多选题- (共1题)
22.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8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1 | 2 | 2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表中待测值应为5 |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7.填空题- (共3题)
2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填序号)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填序号)
24.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 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②2个氮原子__________
③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④ 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
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
CO32-______________;2Fe_______________;
2 SO2前面的2______________、右下方的2_____________。
③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④ 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
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
CO32-______________;2Fe_______________;
2 SO2前面的2______________、右下方的2_____________。
25.
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8.实验题- (共1题)
26.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
(3)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实验室制取氧气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_(填序号)。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
(3)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实验室制取氧气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_(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 B.不需加热 |
C.需加热 | D.生成物只有氧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