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单选题- (共11题)
4.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 | 70% | 14% | m | 10% |
反应后 | 42% | n | 40% | 10% |
A.丙可能是单质 |
B.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
5.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A.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7.
2015年5月16日,山西省阳城县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二硫化碳(CS2)泄漏事故。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难溶于水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硫化碳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氧化物 |
B.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
C.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
D.二硫化碳泄露后,可用水稀释溶解除去 |
9.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
C.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
D.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净化的单一操作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
B.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
C.用密度约为1.04g/cm3的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一定要使用托盘天平 |
D.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CuO粉末②用l0mL水和l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溶液④用10mL的量筒取8.23mL水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CuO粉末②用l0mL水和l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溶液④用10mL的量筒取8.23mL水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7题)
14.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装置Ⅰ中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装置Ⅰ中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提示:浓硫酸只吸收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固体即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提示:浓硫酸只吸收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固体即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数据如下表。
| 蜡烛 | 装置Ⅱ | 装置Ⅲ[来源:学科网]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4 | 184.1 | 216.6 |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15.
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其中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③,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的优点
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方法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其中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③,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的优点
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A B C D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2)计算48gA中碳元素的质量 g。
(3)若有n个A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物中的碳原子总数为 个。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2)计算48gA中碳元素的质量 g。
(3)若有n个A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物中的碳原子总数为 个。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人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 ___;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_ ___。活性炭的作用是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右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 ___;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_ ___。活性炭的作用是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右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